有范 >古诗 >求遗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宋庠
2025-07-18

求遗书

宋代  宋庠  

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
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
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
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
深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
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

求遗书翻译及注释

《求遗书》是宋代文人宋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时代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忧虑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政革秦馀暴,
文兴汉德优。
中经虽并集,
逸典更旁求。
使节褒遗训,
儒林补大猷。
家无藏壁恨,
人弭挟书忧。
深穴资遐览,
燃藜伫对雠。
因斯流略盛,
终古冠缇油。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追溯和思考为主题,以及对时代变革和知识传承的关注。诗词开篇提到政治革新后,秦朝暴政的余孽还未完全清除,但文学兴盛和汉朝的德行优秀。接着,诗人表达了他对经典文化的珍视,虽然经书已经广泛流传,但他追求的是那些更为隐秘的典籍。

接下来,诗人谈及使节们对经典文化的赞赏和教诲,以及儒林学者们对国家大政的修补。这表明作者希望能通过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学习,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时代局势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他提到自己家中没有收藏经典文献的墙壁,暗示自己对无法拥有这些宝贵知识的遗憾。他还提到人们为了争夺和掌握这些书籍而产生的焦虑和忧愁。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他为了获取这些珍贵典籍而深入地挖掘地下的洞穴,用藜草燃烧作灯光,与困难和敌对势力斗争的场景。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知识的珍视程度和不畏困难的决心。

最后两句表明经典文化的影响是如此广泛和持久,以至于流传至今,冠绝古今。"冠缇油"指的是古代传统的文人冠冕,象征着古代文化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词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讴歌和对时代变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它呈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时代变革和社会动荡的思考和担忧。

求遗书拼音读音参考

qiú yí shū
求遗书

zhèng gé qín yú bào, wén xìng hàn dé yōu.
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
zhōng jīng suī bìng jí, yì diǎn gèng páng qiú.
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
shǐ jié bāo yí xùn, rú lín bǔ dà yóu.
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
jiā wú cáng bì hèn, rén mǐ xié shū yōu.
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
shēn xué zī xiá lǎn, rán lí zhù duì chóu.
深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
yīn sī liú lüè shèng, zhōng gǔ guān tí yóu.
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


相关内容:

去秋九日置酒今秋复喜兹会诗呈通判比部并诸

秋晚禁庐独坐

乾兴诏罢自咏

秋日出沐感怀

孟津晚景


相关热词搜索:遗书
热文观察...
  • 三月晦日夜坐有感
    城头吹角乱昏鸦,坐敞空楼感岁华。遥电不知何处雨,狂风还送一年花。洛桥禊席随流水,箕岭仙巢倚......
  • 伤死马
    辨道曾资智,嘶风忽绝音。故蹄休践雪,朽骨讵酬金。附尾讒蝇散,投鞍啮鼠侵。弃帷宜一报,尽力有......
  • 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
    病骨忧南土,孤怀念北迁。欣承紫泥诏,且向汶阳田。夜雪淮冰合,朝暾海气鲜。风波虽缭绕,自有故......
  • 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
    此地淮壖极,连樯北转初。风烟寒背楚,陂泽远通徐。葆髮惊秋外,葵心恋阙馀。不忧芳岁晚,松柏自......
  • 诗寄河阳夏侍中
    勤勤书札问青氈,郧水逢知似曩缘。海燕不忘栖厦日,霜松宁有改柯年。陪京玉节诸侯上,坐省华貂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