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秋怀和子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仇远
2025-07-19

秋怀和子野

宋代  仇远  

霜纨如月胜吴纱,仿佛蟾宫路未赊。
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
荒城蔓草生萤火,古濑西风起浪花。
梦里仇山归未得,竹篱茅屋趁溪斜。

秋怀和子野翻译及注释

《秋怀和子野》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纨如月胜吴纱,
仿佛蟾宫路未赊。
涤暑自宜斟瑞露,
凭虚谁肯乞飞霞。

荒城蔓草生萤火,
古濑西风起浪花。
梦里仇山归未得,
竹篱茅屋趁溪斜。

译文:
秋天的薄霜如同明月,美丽而胜过吴地的纱。宛如蟾宫之路还未收取债务。凉爽的秋雨自然适宜斟满珍贵的露水,但是在这虚无的世界里,有谁愿意去请赐飞瑞霞呢?

在荒城中,野草茂盛,点缀着闪烁的萤火。古老的河濑中,西风掀起涌动的浪花。梦中,仇山的归乡尚未实现,只能趁溪水斜照下,暂时在竹篱茅屋中停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和向往归家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示了仇远对于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

首先,诗人用“霜纨如月胜吴纱”描绘了秋天的薄霜的美丽,将其比喻为明月,形容其洁白纯净,超越了吴地的纱。这种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清新凉爽秋天的喜爱。

接着,诗人运用了“仿佛蟾宫路未赊”的比喻,暗示了归乡的遥远和未实现的希望。蟾宫路是指传说中月宫的道路,而未赊则暗示归家之路尚未完成,仍然艰难和遥远。

然后,诗句“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凉秋雨的向往,希望能沐浴其中。然而,面对虚无的世界,诗人感叹谁愿意去请赐飞瑞霞呢?这里瑞霞象征着美好的归宿和理想,而凭虚则暗示现实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最后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思念。荒城中,野草茂盛,萤火点缀其间,形成一幅寂静而神秘的画面。古濑西风的起伏的浪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归家和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于美好归宿的追求。诗中所使用的意象和比喻丰富而准确,表达了诗人细融入自然的情感和对于理想归宿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无常和残酷。这首诗词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仇远独特的感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感悟。

秋怀和子野拼音读音参考

qiū huái hé zi yě
秋怀和子野

shuāng wán rú yuè shèng wú shā, fǎng fú chán gōng lù wèi shē.
霜纨如月胜吴纱,仿佛蟾宫路未赊。
dí shǔ zì yí zhēn ruì lù, píng xū shuí kěn qǐ fēi xiá.
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
huāng chéng màn cǎo shēng yíng huǒ, gǔ lài xī fēng qǐ làng huā.
荒城蔓草生萤火,古濑西风起浪花。
mèng lǐ chóu shān guī wèi dé, zhú lí máo wū chèn xī xié.
梦里仇山归未得,竹篱茅屋趁溪斜。


相关内容:

马斃三首

马斃三首

马斃三首

潦雨排闷二首

惊蛰日雷


相关热词搜索:子野秋怀
热文观察...
  • 题汤松年画卷
    貌得人间真乘黄,曹将军后有韦郎。奚官牵挽犹西望,似忆春风芷蓿长。...
  • 秋怀和子野
    自笑酸寒老孟郊,厌看俗事聚牛毛。故乡甚爱鲈鱼美,冷掾何嫌马骨高。少日宦情原淡泊,凉风客鬓转......
  • 听杜将军帐下儿歌
    桓将军,军城南。牛将军,军城北。他军只有八千人,卒急临洮攻未得。...
  • 题汤松年画卷
    紫蜡团心栗玉忪,荼下蘼香色似同宗。因思弄蕊攀条处,花刺勾人晓露浓。...
  • 闻鸡
    今夕知何夕阳,此声非恶声。窗前疑月色,枕上误天明。未必皆三唱,惟应只四更。姑苏城外寺,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