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秋虫赋(以下补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19

秋虫赋(以下补遗)

唐代  罗隐  

物之小兮,迎网而毙;物之大兮,兼网而逝。
网也者,绳其小而不绳其大。
吾不知尔身之危兮,腹之馁兮,吁!

秋虫赋(以下补遗)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秋虫赋(以下补遗)翻译及注释

秋虫赋(以下补遗)

物之小啊,迎着网而死;
物之大啊,兼并于网而逝去。
网啊,缚住小物而无法困住大物。
我不知道你的危险啊,你的饥饿啊,唉!

诗意:
这首诗以秋虫为主题,通过描绘虫子迎着网而死的形象,表达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困惑和对自身命运的疑问。作者通过对网的描写,暗示着世界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系统,小事物易受困扰而大事物却能自由自在地逃脱。虽然作者对网的描绘抱着疑问和困惑,但他更加担心的是自己的危险和饥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虫子迎着网而死的情景,通过对物之大小和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对小物和大物的对比,反思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虽然无法理解为什么小物易受困扰而大物却能自由自在,但作者更加关心自己面临的危险和饥饿,这种对生存的焦虑与无力感在诗中得到了真实而深刻的表达。整首诗简短而有力,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秋虫赋(以下补遗)拼音读音参考

qiū chóng fù yǐ xià bǔ yí
秋虫赋(以下补遗)

wù zhī xiǎo xī, yíng wǎng ér bì wù zhī dà xī, jiān wǎng ér shì.
物之小兮,迎网而毙;物之大兮,兼网而逝。
wǎng yě zhě,
网也者,
shéng qí xiǎo ér bù shéng qí dà.
绳其小而不绳其大。
wú bù zhī ěr shēn zhī wēi xī, fù zhī něi xī, xū!
吾不知尔身之危兮,腹之馁兮,吁!


相关内容:

寄同上人

薛阳陶觱篥歌

东归诗

蒲津河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
    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 重经冯家旧里
    冯家旧宅闭柴关,修竹犹存潏水湾。应系星辰天上去,不留英骨葬人间。...
  • 宋汴道中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 长安春日
    春日皇家瑞景迟,东风无力雨微微。六宫罗绮同时泊,九陌烟花一样飞。暖著柳丝金蕊重,冷开山翠雪......
  • 东归别所知
    芙蓉宫阙二妃坛,两处因依五岁寒。邹律有风吹不变,郄枝无分住应难。愁心似火还烧鬓,别泪非珠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