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琴曲歌辞·走马引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贺
2025-07-18

琴曲歌辞·走马引

唐代  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琴曲歌辞·走马引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琴曲歌辞·走马引翻译及注释

诗词中文译文:

我有离乡之剑,玉锋可截云。
襄阳有个走马客,意气自然春。
白天嫌剑光静,晚上嫌剑花冷。
能够持剑对人,却不理解持剑是为了自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离乡的剑客,他的剑锋锐利如玉,能够割断乌云,他拥有自由自在的心境像春天一样。白天,人们嫌弃剑的光芒过于清冷安静,晚上,他们又嫌剑上的花纹太过寒冷。剑客能够使用剑来防身,却没有人理解他持剑的用意。

这首诗抒发了剑客内心独特的情感和境遇。剑作为一件利器,不仅是剑客的武器,更代表着他的个性和生活态度。剑客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感到被误解,他的剑光和剑花让人感到不舒服,他的生活方式与常人有所不同。他希望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寻求心灵和精神的自由。

这首诗具有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整首诗描写了一种独特的境遇和情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出剑客的独特气质。同时,诗中的象征意味也丰富多样,剑客与剑的关系隐喻着人与自身内在力量的联系。这种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琴曲歌辞·走马引拼音读音参考

qín qǔ gē cí zǒu mǎ yǐn
琴曲歌辞·走马引

wǒ yǒu cí xiāng jiàn, yù fēng kān jié yún.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xiāng yáng zǒu mǎ kè, yì qì zì shēng chūn.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cháo xián jiàn guāng jìng, mù xián jiàn huā lěng.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néng chí jiàn xiàng rén, bù jiě chí zhào shēn.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相关内容:

一日曲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

横秋风吹笛

贺新郎题阙

登三台言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逢雷太简殿丞
    长安初见君,君颔微有须。後於河内逢,秀峻美髯胡。又会在桐乡,谈时多孟卢。宁书得天然,钟王不......
  • 舞曲歌辞·独漉歌
    独独漉漉,鼠食猫肉。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
  • 策杖寻隐士
    策杖寻隐士,行行路渐赊。石梁横涧断,土室映山斜。孝然纵有舍,威辇遂无家。置酒烧枯叶,披书坐......
  •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何必因啼血,颜色胜......
  • 相和歌辞·挽歌
    草草门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寞何所须,尽我生人意。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