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清明雨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处澹
2025-07-18

清明雨中

宋代  赵处澹  

竹绕清渠长嫩蒲,数声村角晚吹梧。
山家最怕清明雨,打落残花一片无。

清明雨中翻译及注释

《清明雨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处澹。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绕清渠长嫩蒲,
数声村角晚吹梧。
山家最怕清明雨,
打落残花一片无。

诗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下雨的景象为题材,描绘了雨中竹林、村角和山家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清明雨带来的凄凉和对山家生活的感慨。

赏析:
首句描述了竹林环绕着清澈的渠道,长嫩的蒲草在雨中显得更加娇嫩。这一景象展示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借以表达了生命的蓬勃和生机。

第二句通过描绘村角晚风吹拂梧桐树的声音,增添了诗词的音乐感和层次感。这一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中村庄的宁静和安详。

第三句点明了山家最害怕的是清明时节的雨水。清明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人们祭扫祖先和纪念逝去的亲人的日子。然而,雨水的降临打落了残留的花瓣,使得祭祀活动变得无法进行,给山家带来了无奈和悲伤。

最后一句以“打落残花一片无”作为结尾,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明雨的感受。雨水打落了残余的花瓣,不仅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离别和无常性。这种无奈和凄凉的氛围通过诗词传达给读者,引发了对生命脆弱性和人世间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雨的描绘,表达了对节日寄托和生命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洁的语言,赵处澹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命和离别的深思与感慨。

清明雨中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míng yǔ zhōng
清明雨中

zhú rào qīng qú zhǎng nèn pú, shù shēng cūn jiǎo wǎn chuī wú.
竹绕清渠长嫩蒲,数声村角晚吹梧。
shān jiā zuì pà qīng míng yǔ, dǎ luò cán huā yī piàn wú.
山家最怕清明雨,打落残花一片无。


相关内容:

偶成用溪阴韵

借榻

偶成

寄友

冬至日书怀


相关热词搜索:清明
热文观察...
  • 祜公荣归
    任重功余屡乞辞,犯颜曾不避天威。朝回一体奎章下,携得天香满袖归。...
  • 山行和韵
    历穷山底路,浑不见人家。傍石寻丹鼎,随云到玉华。蝶幽停蕙蕊,鹿饱卧苔花。中有胡麻甑,香泉浸......
  • 闰中秋
    桂影中秋特地圆,况当馀闺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欢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
  • 诗一首
    鑱崖刻石成大像,谁道老僧多伎俩。虽云百尺最高高,应有游人到头上。...
  • 澹山岩
    岩扃二里锁烟霏,天下名此年本稀。硬石穿空谁运斧,寒泉滴雪欲添衣。仙游尘外杜萝老,僧在山间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