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清明大雪三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7-19

清明大雪三日

宋代  方回  

半月雕梁燕子归,怯寒著尽旧绵衣。
何人醉眼西湖路,错认杨花作雪飞。

清明大雪三日翻译及注释

诗词:《清明大雪三日》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半月雕梁燕子归,
怯寒著尽旧绵衣。
何人醉眼西湖路,
错认杨花作雪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方回创作的《清明大雪三日》。诗人通过描绘清明时节大雪纷飞的景象,展现了冬日寒冷和自然景观的交织之美。

首先,诗人提到了半月雕梁燕子归,这表明时节已经进入初春,燕子开始归来。这一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穿着怯寒的旧绵衣,这表明天气已经寒冷到了让人感到害怕的程度。通过寒冷的描写,诗人增强了大雪的冷冽氛围,同时也凸显了自然界的严酷和人类的脆弱。

然后,诗人询问了一个问题:“何人醉眼西湖路”,这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诗人的目光醉饱了美景,但作者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留下了一种悬念和想象的空间。

最后两句,“错认杨花作雪飞”,通过杨花和雪的错觉来描绘大雪纷飞的景象。这种错觉让人联想到雪花的轻盈和飘逸,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往往会产生错觉和迷茫,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雪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同时,诗人运用错觉和意象,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意境。这首诗给人以寒冷与温暖、迷茫与希望的对比,使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清明大雪三日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míng dà xuě sān rì
清明大雪三日

bàn yuè diāo liáng yàn zi guī, qiè hán zhe jǐn jiù mián yī.
半月雕梁燕子归,怯寒著尽旧绵衣。
hé rén zuì yǎn xī hú lù, cuò rèn yáng huā zuò xuě fēi.
何人醉眼西湖路,错认杨花作雪飞。


相关内容:

清湖早春

清湖早春

钱塘人来

七月十五日书

清湖小酌得生字


相关热词搜索:三日大雪清明
热文观察...
  • 清明日有感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
  • 秋大热上七里滩
    吾生所未见,自古恐亦无。秋半不肯凉,赫日炎洪炉。沸湍七里滩,触热乘畏途。坐船汗如浆,况彼牵......
  • 力学
    力学衰犹进,治生晚不雠。操心元自定,忤俗果何由。涂抹余千纸,浮沉等一沤。忍穷兼耐辱,失笑未......
  • 凉夜
    挂屋星河淡,环窗草树幽。灯昏天欲雨,簟冷夜初秋。尚觉孤身健,能忘满腹忧。去年田事薄,犹复有......
  • 令狐信芳招饮天庆呈张文焕
    仲秋久不雨,残暑气犹郁。昼梦化飞鸿,青冥脱罗罻。果有叩门者,嘉招为湔祓。林下见高人,杯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