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青海引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杨慎
2025-07-23

青海引

明代  杨慎  

长白山前号黑风,桔槔火照甘泉红。
五千貂锦血边草,单于夜帐移湟中。
华林酒艳长庚醉,沉香春浓海棠睡。
金马门如万里遥,那知青海城头事。

青海引作者简介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青海引翻译及注释

《青海引》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海城头事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长白山前号黑风,
在长白山前响起了狂风,
桔槔火照甘泉红。
橘栏边的火光照亮了甘泉的红色。

五千貂锦血边草,
五千匹貂皮做成的锦缎,血染了草地。
单于夜帐移湟中。
单于的夜帐迁移到了湟水之间。

华林酒艳长庚醉,
华林酒美丽如花,长庚喝得醉醺醺。
沉香春浓海棠睡。
沉香散发浓郁的春意,海棠花在沉睡。

金马门如万里遥,
金马门遥遥如在万里之外。
那知青海城头事。
谁知道青海城头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青海城头事的思念之情。长白山前的黑风和桔槔火的照耀,给人一种狂野和热烈的感觉。五千匹貂皮做成的锦缎染红了血,暗示了动荡和战乱的景象。单于夜帐迁移的情景,暗示了战争的动荡,以及人们不得不离开家园的苦难和无奈。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林酒的醉人香气和沉香春意浓郁的气息,显得格外珍贵。沉香和海棠花的形象,使人联想到温暖和宁静的春天。金马门的遥远暗示了离家之感,而青海城头事的揭示则使人产生了一种无法预知的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词通过短小的篇幅,展示了作者对家园的眷恋和对未知情况的担忧,同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美感和情感的共鸣。

青海引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hǎi yǐn
青海引

cháng bái shān qián hào hēi fēng, jié gāo huǒ zhào gān quán hóng.
长白山前号黑风,桔槔火照甘泉红。
wǔ qiān diāo jǐn xuè biān cǎo, chán yú yè zhàng yí huáng zhōng.
五千貂锦血边草,单于夜帐移湟中。
huá lín jiǔ yàn cháng gēng zuì, chén xiāng chūn nóng hǎi táng shuì.
华林酒艳长庚醉,沉香春浓海棠睡。
jīn mǎ mén rú wàn lǐ yáo, nǎ zhī qīng hǎi chéng tóu shì.
金马门如万里遥,那知青海城头事。


相关内容:

中秋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
热文观察...
  • 咏柳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
  • 宿金沙江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
  • 三岔驿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
  • 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七十行戍稿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
  • 杨林病榻罗果斋太守远访(《七十行戍稿
    荒店晨炊冷灶烟,忽闻五马暂流连。关山尽是销魂路,樽酒翻为迸泪筵。遥想生还成幻梦,纵令死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