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遣意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裴夷直
2025-07-22

遣意

唐代  裴夷直  

梧桐坠露悲先朽,松桂凌霜倚后枯。
不是世间长在物,暂分贞脆竟何殊。

遣意作者简介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

遣意翻译及注释

《遣意》是唐代诗人裴夷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梧桐坠露悲先朽,
松桂凌霜倚后枯。
不是世间长在物,
暂分贞脆竟何殊。

诗意:
这首诗词以梧桐和松桂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思考。梧桐在秋天坠落露水,暗示着它们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感叹时间的不可逆转。而松桂则凌霜傲雪,象征着它们在冬天中倚靠,坚守自己的生命力。诗人通过这两种树木的对比,探讨了世界万物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赏析:
《遣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首两句以梧桐和松桂作为意象,通过坠落的露水和凌霜的形象描绘了它们的不同命运。梧桐先朽,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的时间流逝,而松桂则在严寒中傲然挺立,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这种对比使得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思考:世间的事物并不长久存在,一切都是暂时的。这一观点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最后一句表明,即使贞石和脆竹这样的物质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终究都是暂时的,都将面临同样的命运。这种思考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讨。

整首诗词通过对梧桐和松桂的描绘,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世间万物无常的认知。它既有着深沉的哲理意味,又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使诗意更加凝练有力,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遣意拼音读音参考

qiǎn yì
遣意

wú tóng zhuì lù bēi xiān xiǔ, sōng guì líng shuāng yǐ hòu kū.
梧桐坠露悲先朽,松桂凌霜倚后枯。
bú shì shì jiān zhǎng zài wù, zàn fēn zhēn cuì jìng hé shū.
不是世间长在物,暂分贞脆竟何殊。


相关内容:

自述

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十韵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赠殷山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同贾岛宿无可上人院
    何处销愁宿,携囊就远僧。中宵吟有雪,空屋语无灯。静境唯闻铎,寒床但枕肱。还因爱闲客,始得见......
  • 忆家
    天海相连无尽处,梦魂来往尚应难。谁言南海无霜雪,试向愁人两鬓看。...
  • 水亭
    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门前即潮水,朝去暮常来。...
  • 神光寺
    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从来乐幽寂,寻觅未......
  • 宿陈处士书斋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闲得相逢少,吟多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