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偶书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王冕
2025-07-19

偶书

元代  王冕  

圣主临朝问好官,岂无公论在长安?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
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
绣衣骢马金陵道,谁把梅花仔细看?

偶书作者简介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偶书翻译及注释

《偶书》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主临朝问好官,
岂无公论在长安?
野人不入麒麟画,
御史都簪獬豸冠。
直北五更霜气重,
江南三月雨声寒。
绣衣骢马金陵道,
谁把梅花仔细看?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元代的社会背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圣主问候官员、长安城中的公论、野人不得进入宫廷画像、御史戴着獬豸冠等细节,展现了当时朝廷的权力结构和官员的特权。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北方的严寒和南方的寒雨,以及在金陵道上穿着绣衣骑着骢马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叹。最后一句诗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

赏析:
《偶书》通过对元代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圣主问候官员和长安城中的公论,以及野人不能进入宫廷画像和御史戴着獬豸冠等细节,突出了当时朝廷的权力结构和官员的特权。同时,通过描写北方的严寒和南方的寒雨,以及在金陵道上穿着绣衣骑着骢马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叹。最后一句诗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元代社会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偶书拼音读音参考

ǒu shū
偶书

shèng zhǔ lín cháo wèn hǎo guān, qǐ wú gōng lùn zài cháng ān? yě rén bù rù qí lín huà, yù shǐ dōu zān xiè zhì guān.
圣主临朝问好官,岂无公论在长安?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
zhí běi wǔ gēng shuāng qì zhòng, jiāng nán sān yuè yǔ shēng hán.
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
xiù yī cōng mǎ jīn líng dào, shuí bǎ méi huā zǐ xì kàn?
绣衣骢马金陵道,谁把梅花仔细看?


相关内容:

九里山中 其二

秋兴 其一

悼止斋王先生 其二

杂吟 其二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九里山中 其三
    九里溪头晚雨晴,松风瑟瑟水泠泠。绝无过客问奇字,只有闲云到野亭。每笑盛名传坎壈,岂陈虚语说......
  • 次古诗韵 其五
    屠沽惭壮士,文绣贵山郎。习气虫鱼族,风流雁鹜行。从时多俯仰,吊古独悲伤。无奈连宵雨,蜗牛上......
  • 春晚客怀 其五
    雨暴溪流急,云低树势平。山边狐独啸,林外鸟皆惊。小草添生意,残花减俗情。明朝整巾舄,饱饭竹......
  • 偶书
    今晨好风雨,湿云四边驰。落花烂作土,潦水积成池。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饥。况兼时气乖,好肉生......
  • 对雨 其四
    知少虑亦少,闲多病转多。干戈愁正切,风雨恨如何?华屋迷青草,玄门暗绿萝。凄凉无可奈,感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