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念奴娇(六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3

念奴娇(六和)

宋代  刘克庄  

田园  生活  写景  食物  

输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殚纪。
只履携归消许急,日暮行人问邸。
麝以脐灾,狨为尾累,焚象都因齿。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此。
检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
一觉__,笑仆家越石,闻鸡而起。
颜发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
俗间俚耳,未曾闻这腔子。

念奴娇(六和)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念奴娇(六和)翻译及注释

《念奴娇(六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一个输送云彩的故事,以此暗喻人世间的浮躁和变幻无常。诗人表达了时间的飞逝,如云彩一般转瞬即逝,谁能细细数清其中的变迁。他只是匆忙地赶回家中,日暮时行人询问他住址。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麝香的脐臍和狨猴的尾巴来形容过去的灾难和累积的困境,象征着种种不幸。然而,未来的读者读到这首诗时,也将会有类似的感触。

诗中提到了洛阳的同盟会,以及现在的萧疏和年老的白发人戴着鲜花,这表明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而当他醒来时,他笑着告诉仆人家越石,听到鸡鸣就起床,这是对平凡生活的态度。诗人说他们的颜色和发质都不是最好的,但他们的头皮还在,比起那些在官场中受尽折磨的人来说,他们更幸运。普通人们未曾听过这样的诗句,这表明诗人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独特性。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瞬息万变和平凡生活的态度。通过运用象征手法,诗人把自己的感受与读者联系起来,使读者也能对过去和未来的变迁有所感悟。诗词中流露出对社会不公和岁月流转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真实情感的呼唤。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表达方式传递着深刻的诗意,引发读者的共鸣。

念奴娇(六和)拼音读音参考

niàn nú jiāo liù hé
念奴娇(六和)

shū yún shì gù, qiān wàn tài guò yǎn shuí néng dān jì.
输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殚纪。
zhǐ lǚ xié guī xiāo xǔ jí, rì mù xíng rén wèn dǐ.
只履携归消许急,日暮行人问邸。
shè yǐ qí zāi, róng wèi wěi lèi, fén xiàng dōu yīn chǐ.
麝以脐灾,狨为尾累,焚象都因齿。
hòu zhī lǎn zhě, yì jiāng yǒu gǎn yú cǐ.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此。
jiǎn diǎn luò xià tóng méng, xiāo shū shén, bái fà dài huā rén jǐ.
检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
yī jiào, xiào pū jiā yuè shí, wén jī ér qǐ.
一觉__,笑仆家越石,闻鸡而起。
yán fā jù fēi, tóu pí yóu zài, shèng zhuō lái guān lǐ.
颜发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
sú jiān lǐ ěr, wèi zēng wén zhè qiāng zǐ.
俗间俚耳,未曾闻这腔子。


相关内容:

水龙吟

醉桃源

菩萨蛮(鄂渚岸下)

满江红

沁园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水调歌头(自述)
    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
  • 贺新凉(宣城寿季永弟)
    碧嶂青江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但日对、南山延伫。碧......
  • 乌夜啼
    云容晓色相涵。趣征骖。碎点遥山如豆、是淮南。路渐远。家渐远。恨难堪。□见窗花叶底、鬓毵毵。...
  • 酹江月(西湖)
    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
  • 汉宫春(癸亥生日)
    老子今年,忽七旬加七,饱阅炎凉。夜窗犹坐书案,点勘偏旁。浮荣膜外,这些儿、感谢苍苍。试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