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能无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5

能无愧

唐代  白居易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
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
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
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

能无愧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能无愧翻译及注释

《能无愧》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
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
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
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

中文译文:
十两新绵褐,披在身上暖如春。
一团香絮做枕头,依靠着坐得稳。
婢仆叫他品尝草药,儿孙们为我拂去衣尘。
回首左右无愧色,养活了枯残废退的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描绘一幅贫困却无愧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身生活境遇的满足和无愧的自豪情感。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披在身上的新绵褐衣服,使他感到暖如春天。这里的新绵褐衣象征简朴的生活,但它给诗人带来了舒适和温暖。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坐在香絮做的枕头上,感到坐得很稳。这里的香絮和舒适的坐姿表现了诗人在简朴生活中的满足和安逸。

下一段描写了婢仆送来草药让他品尝,儿孙们为他拂去衣尘。这表现了诗人虽然贫穷却得到家人的关怀和照顾,他们愿意为他分担疾病和生活的困扰。

最后两句“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是诗人的自我评价。诗人回顾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无愧,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了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诗中的“枯残废退身”指的是诗人自身的身体状况,但他并不因此感到自卑,反而感到自豪。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贫困却无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家人的感激之情。通过赞美简朴生活中的满足和家庭的温暖,诗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对幸福的理解。

能无愧拼音读音参考

néng wú kuì
能无愧

shí liǎng xīn mián hè, pī xíng nuǎn shì chūn.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
yī tuán xiāng xù zhěn, yǐ zuò wěn yú rén.
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
bì pú qiǎn tā cháng yào cǎo, ér sūn yǔ wǒ fú yī jīn.
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
huí kàn zuǒ yòu néng wú kuì,
回看左右能无愧,
yǎng huó kū cán fèi tuì shēn.
养活枯残废退身。


相关内容:

客有说(客即李浙东也,所说不能具录其事)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题平泉薛家雪堆庄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

题龙门堰西涧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诗中有文星之句因戏和之
    看题锦绣报琼瑰,俱是人天第一才。好遣文星守躔次,亦须防有客星来。...
  • 道场独坐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朝谒久停收剑珮,宴游渐罢废......
  •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
  •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烛馀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
  • 开襟
    开襟何处好,竹下池边地。馀热体犹烦,早凉风有味。黄萎槐蕊结,红破莲芳坠。无奈每年秋,先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