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陈维崧
2025-07-22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  陈维崧  

咏史怀古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作者简介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赏析

  陈维崧少小生长江南,罗绮金粉,本多顽艳格调。至身经家国巨变之后,情怀激荡,于悲壮慷慨的史事最多感触,屡形于言,且铸就了《湖海楼词》的显著特色。

  在“一派酸风卷怒涛”的萧瑟秋日,词人与三河豪侠并辔而行,途经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目睹少年们“皂栎林中醉射雕”的“粗豪”气概,不禁回忆起当年荆轲、高渐离、豫让等悲剧英雄。词人心底的慷慨苍凉随着酸风疾漩而出,与如雪霜锋交相辉映,奏响激扬劲健的旋律,令人数百年以下读之,犹觉其生气虎虎,闪现于字里行间。“忆昨车声寒易水”句是一篇词眼,昔陶潜《咏荆轲》云:“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词人也正是怀着这种“余情”踏过豫让桥的。

  此词与《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同时作,亦伤今吊古之意。但《点绛唇·夜宿临洺驿》以感喟历史风云为纲,多凄楚苍茫;这首词则杂入身世之悲,多豪迈遒壮。二者对读,意味尤厚。

  清人评价这首词的下阕时曾说:“不著议论,自令读者怦怦心动”。作者通过上阕对秋景的描写和少年骑马射雕的英姿描写,引出对三河一带历史人物的追忆。作者对与燕赵相关的几位历史人物——荆轲、高渐离、豫让,都赋予了赞赏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仰。作者于漂泊中途径邢州,不由的想起这些慷慨悲歌之士,虽然没有直接议论,但叙述中寄寓了感其遭遇,慕其义烈的感情,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拼音读音参考

nán xiāng zǐ xíng zhōu dào shàng zuò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qiū sè lěng bìng dāo, yī pài suān fēng juǎn nù tāo.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bìng mǎ sān hé nián shào kè, cū háo, zào lì lín zhōng zuì shè diāo.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cán jiǔ yì jīng gāo, yān zhào bēi gē shì wèi xiāo.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yì zuó chē shēng hán yì shuǐ, jīn zhāo, kāng kǎi hái guò yù ràng qiáo.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相关内容:

江夏行

己酉岁九月九日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富平少侯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偶题三首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
  • 卜算子慢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
  • 鹧鸪天·上元启醮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
  •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
    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
  • 游侠篇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游说朝夕至,辩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