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慈恩寺上座院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字数:5
平仄:仄平平仄仄
【古诗内容】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
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曩宵曾宿此翻译及注释
《慈恩寺上座院》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慈恩寺的上座院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中,诗人感叹自己尚未曾看到婴儿般的熊严山(即衡山)的美景,而现在却可以欣赏到塔峰的壮丽。他在此地度过了之前的一个夜晚,而今晚秋天的气息更浓。鸟类栖息在被烟雾缭绕的竹林上,凉风中传来钟声。田井中的甘泉冒出奇异的泉水,涌出的泉水结冻封住了苔藓。
这首诗词中展现了贾岛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时光的觉察。他从未见过熊严山的美景,但他欣赏到了塔峰的壮丽,这种转变让他感到兴奋和惊叹。他还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和环境中流淌的时间来反思人生的瞬息万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留恋和对生命的短暂的思考。
诗中的译文如下: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
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未曾看到衡山的美丽景色,
与其如此,倒不如看着塔峰。
昨夜曾在这里度过,
而今晚上感受到浓郁的秋意。
鸟类在带有烟雾的竹林上栖息,
凉风中传来钟声。
井中的甘泉冒出奇特的泉水,
涌出的水结冰封住了苔藓。
曩宵曾宿此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