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暮过回乐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益
2025-07-19

暮过回乐烽

唐代  李益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暮过回乐烽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暮过回乐烽翻译及注释

《暮过回乐烽》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烽火高飞百尺台,
黄昏遥自碛西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
今日从军乐未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诗人经过回乐烽火台,远远地看到烽火高高飞扬。他回忆起过去的征战时光,当时回到烽火台上被鼓乐欢迎的场景,而今天他再次从军,却没有人来迎接他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烽火台为背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征战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的烽火高飞百尺台形象生动,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黄昏时分的景象更增添了一种朦胧的情感,使人不禁产生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其次,诗人用"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过去的征战生活让他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荣耀和欢乐,烽火台上的鼓乐欢迎象征着胜利归来的喜悦。然而,现在他再次从军,却没有人来迎接他,这种对比之下,诗人的心情显得落寞和失落。

整首诗以短小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军旅生活的思考和感受,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它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战争的残酷现实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的向往。

暮过回乐烽拼音读音参考

mù guò huí lè fēng
暮过回乐烽

fēng huǒ gāo fēi bǎi chǐ tái, huáng hūn yáo zì qì xī lái.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xī shí zhēng zhàn huí yìng lè, jīn rì cóng jūn yuè wèi huí.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相关内容: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远山钟

新罗进白鹰

华清宫感旧

送道士郄彝素归内道场

度关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江城秋霁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
  •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
  • 子规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
  • 老将行(一作吟)
    烽烟犹未尽,年鬓暗相催。轻敌心空在,弯弓手不开。马依秋草病,柳傍故营摧。唯有酬恩客,时听说......
  • 送张南史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最怜知己在,林下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