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文 >牡丹花(唐·罗隐)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5

牡丹花(唐·罗隐)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古诗文 牡丹花(唐·罗隐)
释义
牡丹花(唐·罗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韩公子斸牡丹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评注
《冷斋夜话》
前辈作花诗多用美女比其状,如曰“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尘俗哉!山谷作《酴醾》诗曰:“露湿何郎试汤讲,日烘荀令炷炉香。”乃用美丈夫比之,特出类也。
《艺苑雌黄》
罗隐《牡丹诗》云:“可怜韩令功成后,虚负秾华过此身。”余考之:唐元和中,韩弘罢宣武节制,始至长安私第,有花,命𣃁去,曰:“吾岂效儿女辈耶?”当时为牡丹包羞之不暇,故隐有“辜负秾华”之语。
《唐诗鼓吹笺注》
一曰“别有因”,极写牡丹花之出众,不比凡卉。“不胜春”,正是“别有因”意。三、四,皆写“别有因”三字。五、六,引“芍药”、“芙蓉”以抬高牡丹,以见“秾华”之不可辜负也。
《唐风怀》
汉仪曰:此诗喜他略无俗气。
《载酒园诗话》
尝叹宋人论诗,如饮狂泉。……罗隐《牡丹》诗“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何等风致,反谓不能臻其妙处。如此风气,真诗中百六之运!
《唐诗成法》
起虚写。二实写。三四写神韵,空灵高迈,无一毫渣滓。五六衬笔。七八题外写。评者为次联是泥美人。若咏泥美人,虽切,却是常语;若咏牡丹,似不切,却妙。
《小清华园诗谈》
从来咏物之诗,能切者未必能工,能工者未必能精,能精者未必能妙……罗隐“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工矣,而未精也。


相关内容:

牡丹花(元·胡天游)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牡丹花开讶其憔悴戏示诸衲(明·释函是)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牡丹花下集同袁箨庵唐祖命方尔止张瑶星余澹(清·钱陆灿)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牡丹花二首(宋·朱松)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牡丹花二首(唐·徐夤)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相关热词搜索:牡丹花唐罗隐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