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暮春杂咏八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协
2025-07-26

暮春杂咏八首

宋代  曾协  

曲径穿深樾,支流旁小亭。
鸟将云共远,天与树俱青。
水色清堪掇,风声静可听。
壁间余地在,落笔记曾经。

暮春杂咏八首作者简介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暮春杂咏八首翻译及注释

《暮春杂咏八首》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慨。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曲径、支流、小亭、鸟、云、天、树、水、风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个安静、宁谧的暮春景色。作者观察到曲径蜿蜒穿过深樾,支流在旁边形成一个小亭,远处的鸟儿与云彩一同飞翔,天空与树木都呈现出青翠的色彩。水的颜色清澈明亮,可以轻易捧起;风声静谧,可以清晰地听闻。墙壁上还有一片空地,可以用来记录过去的墨迹。整首诗以景物的描写为主,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色。诗中所描述的自然景物,如曲径、支流、小亭、鸟、云、天、树、水、风等,以其细腻的描绘和精确的把握,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宁静的画面。

首先,诗中的曲径穿过深樾,展示了自然的曲折和变化,给人以迷幻的感觉。支流旁边的小亭则增添了一丝清幽和田园的氛围,使整个景色更加宁静而优雅。

其次,鸟儿与云彩一同飞翔,天空与树木青翠欲滴,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这些景物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无穷的生命力,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水色清澈明亮,可以轻易捧起,风声静谧,可以清晰地听闻。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纯净,给人以清新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墙壁上的空地给人一种留白的感觉,让人有想象和回忆的空间。这片空地可以用来记录过去的墨迹,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沉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曾协在诗歌创作中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厚感悟。

暮春杂咏八首拼音读音参考

mù chūn zá yǒng bā shǒu
暮春杂咏八首

qū jìng chuān shēn yuè, zhī liú páng xiǎo tíng.
曲径穿深樾,支流旁小亭。
niǎo jiāng yún gòng yuǎn, tiān yǔ shù jù qīng.
鸟将云共远,天与树俱青。
shuǐ sè qīng kān duō, fēng shēng jìng kě tīng.
水色清堪掇,风声静可听。
bì jiān yú dì zài, luò bǐ jì céng jīng.
壁间余地在,落笔记曾经。


相关内容:

赠元观正字

皇华馆以上巳落因修禊事题诗纪之

还鲜于蹈夫诗编

题蒙泉

病后戏赠同官蒋子权


相关热词搜索:八首暮春
热文观察...
  • 暮春杂咏八首
    莲沼琼瑶堕,萱庭锦绣张。静闻人语好,闲爱水风凉。藜杖休行乐,蒲团且坐忘。沙禽相识惯,跃跃近......
  • 暮春杂咏八首
    昼永常支枕,宾来旋整冠。日筛槐影细,风撼竹声乾。壤沃耘耕少,人閒赋敛宽。近知田舍乐,不记昔......
  • 暮春杂咏八首
    客路清溪好,人家绿树间。凄凉何县雨,想像别州山。驯雀飞还下,游鱼去自还。儿曹了官事,天地一......
  • 暮春杂咏八首
    目断江头树,襟被海上风。荷锄偕妇子,掷钓共儿童。晚筀关心碧,秋莲满意红。歌声何处起,舞手为......
  • 暮春杂咏八首
    信使频驱传,元戎罢枕戈。茅茨随处有,禾稼望中多。寓舍时吴语,丰年半楚歌。泰然真乐土,谁为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