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墨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廌
2025-07-25

墨池

宋代  李廌  

临池苦学书,池水为变色。
终朝坐忘疲,揜卷每自得。
滋灵蚌孕贵,饫饵鱼腹溢。
回堂映茂草,玄源漱白石。
祗恐骊龙飞,蜿蜒上丹极。

墨池作者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墨池翻译及注释

《墨池》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临池苦学书法的情景,以及池水的变化。下面是《墨池》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墨池

临池苦学书,
池水为变色。
终朝坐忘疲,
揜卷每自得。

滋灵蚌孕贵,
饫饵鱼腹溢。
回堂映茂草,
玄源漱白石。

祗恐骊龙飞,
蜿蜒上丹极。

译文:

站在池边苦心学习书法,
池水因此变得深沉浓郁。
整日坐在这里,疲倦都被忘记,
拿起毛笔,每次都自得其乐。

滋养着生命的蚌背负着尊贵,
喂养着的鱼肚子里溢满了食物。
回到宽敞的堂屋,映照着茂密的草木,
用墨池清洗毛笔,漱洗着洁白的石头。

只是担心那骊山的神龙会飞离,
蜿蜒着向着红极的天空飞升。

诗意和赏析:

《墨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墨池旁勤奋苦学书法的情景。诗中的墨池象征着学习的场所和工具,而池水的变化则表达了作者学习的投入和深入。作者在墨池旁坐着整日,竭尽全力地投入学习,忘记了疲倦,每次拿起毛笔都能自得其乐。

诗中还出现了滋养着生命的蚌和被喂养着的鱼,这些形象象征着学习的滋养和积累。回到宽敞的堂屋,墨池映照着茂密的草木,作者用墨池清洗毛笔,漱洗着洁白的石头,展现了学习的环境和过程,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担忧和期望,他担心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宛如神龙般蜿蜒而上,飞升到红极的天空。这种担忧和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于学习和创作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作者专注学习的场景,通过墨池和池水的描写,以及对学习过程中的细节描述,传递了对于学习的投入和追求的态度。同时,诗中对于学习和创作的期望也凸显了作者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追寻。

墨池拼音读音参考

mò chí
墨池

lín chí kǔ xué shū, chí shuǐ wèi biàn sè.
临池苦学书,池水为变色。
zhōng cháo zuò wàng pí, yǎn juǎn měi zì dé.
终朝坐忘疲,揜卷每自得。
zī líng bàng yùn guì, yù ěr yú fù yì.
滋灵蚌孕贵,饫饵鱼腹溢。
huí táng yìng mào cǎo, xuán yuán shù bái shí.
回堂映茂草,玄源漱白石。
zhī kǒng lí lóng fēi, wān yán shàng dān jí.
祗恐骊龙飞,蜿蜒上丹极。


相关内容:

孔北海堂

和人游嵩韵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

飞阁


相关热词搜索:墨池
热文观察...
  • 木文真人章圣朝合州进到其事甚怪至京其木中
    犀视月通角,蝉想丸目入。果臝祝螟蛉,天风化阴鶂。物变知品殊,尚可易形质。真人友造化,故与物......
  • 三月三日
    柳眼脱壳花将飞,麦梢弄黄青穗肥。鹁鸪翩翩避舟去,燕泥悮落沾人衣。树外浮阳湖水渌,漠漠不动含......
  • 送元圣庾县丞之官泉南
    漫郎老猗玗,紫芝于蒍于。二元皆国器,位卑德有余。嗟公有祖德,官况复不如。平生志引大,英爽凌......
  • 宿路北
    晚日明青嶂,春风送马蹄。数朝秦岭北,今夜洛阳西。禁水绿波满,芜城碧草齐。客心归更速,解辔恨......
  • 薙草
    宿草竞春力,阶除日青青。何心愿滋茂,薙去辄复生。一气养万类。兰药尽勾萌。何当纫余佩,采采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