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促促词
朝代:宋代
作者:徐照
字数:7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古诗内容】
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西家悲欲哭。
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
东家铺兵不出户,父为节级儿抄簿。
一年两度请官衣,每月请米一石五。
小儿作军送文字,旬日一轮怨辛苦。
每月请米一石五翻译及注释
《促促词》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
西家悲欲哭。丈夫力耕长忍饥,
老妇勤织长无衣。东家铺兵不出户,
父为节级儿抄簿。一年两度请官衣,
每月请米一石五。小儿作军送文字,
旬日一轮怨辛苦。
诗意:
《促促词》描绘了一幅宋代农民生活的图景。诗中通过对比东家和西家的情景,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辛勤劳作。东家快乐地歌唱,西家悲伤地哭泣。丈夫们艰苦劳作,忍受饥饿,而老妇人辛勤地织布却没有足够的衣物穿。东家的铺兵不出门,父亲为了儿子的功课而忙碌。他们每年只能请官府两次补助衣物,每个月只能请来一石五斗的米粮。小孩子们充当军队的信使,每十天才能回家一次,他们怨恨艰辛的辛苦。
赏析:
《促促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宋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通过对东家和西家的对比,诗人展示了农民的欢乐与悲伤,生活的辛苦与不易。诗中的促促复促促的描写,表达了农民们劳作的匆忙和不断重复的辛劳。东家欢欲歌、西家悲欲哭,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起伏和辛酸。诗人通过描写丈夫耕作和老妇织布的情景,凸显了农民对于食物和衣物的渴望与努力。东家铺兵不出户,父亲为儿子的教育而辛苦,呈现了农民对于子女前途的期许和付出。诗中还提到了农民每年两度请官衣、每月请米一石五的困境,以及小儿作军送文字的辛苦和不易。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刻画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在表现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每月请米一石五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