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洛下寓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2

洛下寓居

唐代  白居易  

春天  抒怀  愁苦  壮志未酬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洛下寓居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洛下寓居翻译及注释

《洛下寓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秋馆清凉日,
书因解闷看。
夜窗幽独处,
琴不为人弹。

秋天的别馆里,凉风习习的一天,
我读书解闷。
夜晚时,我独自坐在窗前,
琴弦不为他人所拨。

游宴慵多废,
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
道士劝休官。

游玩宴会的次数越来越少,
趋向朝廷的年纪渐渐困难。
禅僧教我戒酒,
道士劝我不再做官。

渭曲庄犹在,
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
亦不至饥寒。

渭曲庄园仍然在,
钱财和俸禄仍然有余。
如果能够顺利回到那里,
也不至于饥寒交迫。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于清净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他选择在洛阳的秋馆中度过时间,享受读书和独处的乐趣,不愿意参与繁忙的社交活动。他感叹自己逐渐老去,游宴和趋向朝廷的责任变得困难和疲倦。他提到禅僧教导他戒酒,道士劝他放弃官职,暗示了他对于返璞归真、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明白居易对于回归自己的庄园,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尽管他的财富和俸禄尚未耗尽,但他认为回到庄园生活,即使没有过多的物质享受,也能避免贫困和寒冷。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白居易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意境。

洛下寓居拼音读音参考

luò xià yù jū
洛下寓居

qiū guǎn qīng liáng rì, shū yīn jiě mèn kàn.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
yè chuāng yōu dú chǔ, qín bù wéi rén dàn.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yóu yàn yōng duō fèi, qū cháo lǎo jiàn nán.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
chán sēng jiào duàn jiǔ, dào shì quàn xiū guān.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wèi qū zhuāng yóu zài, qián táng fèng shàng cán.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rú néng biàn guī qù, yì bù zhì jī hán.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相关内容:

西楼喜雪命宴

偶作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

题笼鹤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池窗
    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 郡西亭偶咏
    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
  • 老慵
    岂是交亲向我疏,老慵自爱闭门居。近来渐喜知闻断,免恼嵇康索报书。...
  •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震泽平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水面排罾网,船头簇绮罗。朝盘鲙红鲤,夜烛舞......
  • 听田顺儿歌
    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争得黄金满衫袖,一时抛与断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