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19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

唐代  罗隐  

縠江东下几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
山色已随游子远,水纹犹认主人清。
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百尺风帆两行泪,不堪回首望峥嵘。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翻译及注释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是唐代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行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縠江东下几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
山色已随游子远,水纹犹认主人清。
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百尺风帆两行泪,不堪回首望峥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行旅途中的情景,诗人坐在孤舟上,行驶在縠江东下,每一次停泊都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山色已经随着诗人的远行而渐行渐远,而水面上的波纹却还能辨认出主人的清晰。诗人深深感受到了友情的厚重,深情款款。

诗词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感慨良多。对于朋友的恩情,诗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无力回报,仿佛海洋和山岳般的恩情,总是无法得到如此之多的回报。而对于自己的仇恨,诗人则以烟花为喻,触及即生,内心的痛苦无法释怀。

最后两句以百尺风帆和泪水为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堪回首的思绪。诗人情不自禁地落泪,面对高峻的山峰,他再也无法回首顾盼。

整首诗词以行旅的背景为基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恩情和仇恨的矛盾心理。在行旅的过程中,诗人思念故友,思念家乡,感受到了友情和思念的深切。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词作品。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拼音读音参考

lóng quán dōng xià què jì sūn yuán wài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

hú jiāng dōng xià jǐ duō chéng, měi pō gū zhōu jí yǒu qíng.
縠江东下几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
shān sè yǐ suí yóu zǐ yuǎn,
山色已随游子远,
shuǐ wén yóu rèn zhǔ rén qīng.
水纹犹认主人清。
ēn rú hǎi yuè hé shí bào, hèn shì yān huā chù chù shēng.
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bǎi chǐ fēng fān liǎng xíng lèi, bù kān huí shǒu wàng zhēng róng.
百尺风帆两行泪,不堪回首望峥嵘。


相关内容:

洞庭玩月

南浦

茶中杂咏·茶舍

退栖

晚思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雨中
    青桐承雨声,声声何重叠。疏滴下高枝,次打欹低叶。鸟湿更梳翎,人愁方拄颊。独自上西楼,风襟寒......
  • 重题蔷薇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 五歌·食鱼
    江南春旱鱼无泽,岁晏未曾腥鼎鬲。今朝有客卖鲈鲂,手提见我长于尺。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
  •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生身便在乱离间,遇柳寻花作麽看。老去转谙无是事,本来何处有多般。长怜蠛蠓能随暖,独笑梧桐不......
  • 咏史诗·汉中
    荆棘苍苍汉水湄,将坛烟草覆馀基。适来投石空江上,犹似龙颜纳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