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柳枝词十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8

柳枝词十三首

宋代  司马光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鸟。
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

柳枝词十三首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柳枝词十三首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柳枝词十三首》

宣阳门前三月初,
家家杨柳绿藏鸟。
欢似白花飘荡去,
忍能弃掷博山炉。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三月初的宣阳门前,杨柳已经绿了,到处都是婉约的柳枝和叽叽喳喳的鸟儿。这个季节令人感到非常愉悦,就像白花飘荡的欢乐,让人忘却烦恼。但是,即便是这样美好的景象,作者也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博山炉,因为它代表着自己的心灵情感,是作者的精神寄托。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描绘了一个热闹而美好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执着与珍惜。诗中对于杨柳和鸟儿的描绘非常细腻,通过柳枝和鸟儿的形象,将春天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而最后的“弃掷博山炉”则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珍视,博山炉代表着作者的心灵寄托,是他内心深处的精神驻足之地。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与享受,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执着与珍惜,是一首意境深远的佳作。

柳枝词十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liǔ zhī cí shí sān shǒu
柳枝词十三首

xuān yáng mén qián sān yuè chū, jiā jiā yáng liǔ lǜ cáng niǎo.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鸟。
huān shì bái huā piāo dàng qù, rěn néng qì zhì bó shān lú.
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


相关内容: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柳枝十三
热文观察...
  • 遣兴
    京洛红尘里,闭门常独居。虽无守道愧,终与趣时疏。文举徒飞表,曹丘懒挟书。谁怜从宦久,不及策......
  •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
  • 浣溪沙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
  • 二十四诗品
    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自适,......
  • 二十四诗品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