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留题石经院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5

留题石经院三首

宋代  苏辙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留题石经院三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留题石经院三首翻译及注释

《留题石经院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绝山南寺,
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
空听暮钟声。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孤寂的山南寺庙,僧人在那里过着无尽的宁静生活。诗人感慨自己对修行之道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只能空静地聆听暮钟声,而不知道真正的修行之所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修行之道的思考。通过描绘山南寺的孤寂景象和僧人的清静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修行之路的迷茫。他意识到自己的修行还未达到高深境地,对行道之处一无所知,只能空静地聆听暮钟声。这种境界的表达给人一种深沉的寂静感,让人感受到修行的艰难和无穷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修行之道的向往。它表达了一种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孤独与寂静的渴望。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同时也展现了苏辙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内心境界的深刻洞察。

留题石经院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liú tí shí jīng yuàn sān shǒu
留题石经院三首

gū jué shān nán sì, sēng jū wú xiàn qīng.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bù zhī háng dào chù, kōng tīng mù zhōng shēng.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相关内容:

梦中反古菖蒲

留题石经院三首

李方叔新宅

老史

留题石经院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经院
热文观察...
  • 那吒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
  • 南斋独坐
    独坐南斋久,忘家似出家。香烟穠作穗,茶面结成花。细竹才通径,长松初有槎。往还真断绝,一一数......
  • 七十吟
    年来霜雪上人头,俄尔相将七十秋。欲去天公未遣去,久留敝宅恐难留。六窗渐暗犹牵物,一点微明更......
  • 葺东斋
    敝屋如燕巢,岁岁添泥土。泥多暂完洁,屋老终难固。况复非吾庐,聊尔避风雨。图书易新幌,几杖移......
  • 千叶白莲花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清泉养芳洁,为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