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柳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商隐
2025-07-22

唐代  李商隐  

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

柳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柳翻译及注释

《柳》李商隐

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

译文:
为了有桥边拂面的芬芳,我从未敢自夸占有流光。
后庭上的美丽柳树承受着恩典,我不相信岁月会伤害心肠。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桥边的芳香和后庭上的美丽柳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以自身为代表,虽然长到了中年,但在自然面前,他只能谦卑地欣赏,并不敢去占有和期待光阴的流逝。他相信美丽的柳树能承受住岁月的考验,不被岁月所伤害。

赏析:
李商隐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通过桥边的芳香和美丽的柳树,他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时间无情的担忧。诗中的“拂面香”和“玉树”等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展示了唐代诗人的独特才华。整首诗激发人们反思生命的短暂和对美的追求,唤起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无法抵挡的感叹。

柳拼音读音参考

liǔ

wèi yǒu qiáo biān fú miàn xiāng, hé zēng zì gǎn zhàn liú guāng.
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
hòu tíng yù shù chéng ēn zé, bù xìn nián huá yǒu duàn cháng.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


相关内容:

哭虔州杨侍郎(虞卿)

因书

钧天

寄蜀客

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失猿
    祝融南去万重云,清啸无因更一闻。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肠断忆同群。...
  • 因书
    绝徼南通栈,孤城北枕江。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生归话辛苦,别夜对......
  • 夜思(以下续新添诗)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彩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会前犹月在,去后始......
  • 海客
    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 晴望九华山
    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