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 shì ér jù
成语解释: |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反义词: | 临难不惧 » |
成语例子: | 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 |
词语分开解释
临事 : 1.谓遇事或处事。
2.特指治理政事。
临事而惧是什么意思
1.谓遇事谨慎戒惧。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国语辞典
处事谨慎小心。《论语.述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
临事而惧的网络解释

临事而惧,即遇事谨慎戒惧,意思是遇到事情应谨慎对待,做事要分析、考虑,谋划得充分才能成功。出自《论语·述而》。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临事而惧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临锋决敌
不可同年而语
餐霞饮景
贸首之雠
浓妆艳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