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临岐留别相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7-23

临岐留别相知

唐代  李频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
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
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临岐留别相知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临岐留别相知翻译及注释

临岐留别相知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
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
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中文译文:
离开故乡时与友人相别,
百岁人生终究有何事呢?
一个人长久地四处游历,
但无论到哪里都无法摆脱忧愁。
世间道路各有不同,
但我从未向权势投降。
这个时候难以面对离别,
但愿他人能留下我。

诗意:
此诗描绘了一个人离开家乡,与亲友分别的情景。诗人对于百岁寿命的人生,思考了有何意义的事情。他将自己比作一个长久远行的旅人,无论身处何地,却无法摆脱忧愁的纠缠。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追逐权势。然而,在即将离别的时刻,他感到难以忍受。他希望朋友能够劝留他,不让他离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在远行过程中的思考和离别时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一个长期在外游历的人的形象,表达了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逃避烦恼的现实。诗中的"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表明诗人坚守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不媚权贵。然而,当离别的时刻来临时,他也表现出无法抑制的情感。诗人愿意留下来,希望朋友劝留他,但也许这种愿望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幻想。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并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展现出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临岐留别相知拼音读音参考

lín qí liú bié xiāng zhī
临岐留别相知

bǎi suì jìng hé shì, yī shēn cháng yuǎn yóu.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
xíng xíng jiāng jìn lǎo, chǔ chù bù lí chóu.
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
shì lù duō xiāng qǔ, quán mén bù zì tóu.
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
nán wéi cǐ shí bié, yù bié yuàn rén liú.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相关内容:

题钓台障子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邻

送友人下第东归

经故人旧居

送友人之扬州(一作游淮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宿题金山寺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
  • 送崔侍御书记赴山北座主尚书招辟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同为入室士,不觉别......
  • 吴门别主人(一作吴门月夜与曹太尉话别)
    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 晚秋洛阳客舍
    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
  • 入朝遇雪
    霜鬓持霜简,朝天向雪天。玉阶初辨色,琼树乍相鲜。密翳空难曙,盈征瑞不愆。谁为洛阳客,是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