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临江仙(与刘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以宁
2025-07-23

临江仙(与刘拐)

宋代  王以宁  

宋词精选  婉约  女子  伤春  怀人  

闻道洛阳花正好,家家遮户春风。
道人饮处百壶空。
年年花下醉,看尽几番红。
此拐又从何处去,飘蓬一任西东。
语声虽异笑声同。
一轮清夜月,何处不相逢。

临江仙(与刘拐)作者简介

王以宁(约1090年--1146年):字周士,生于湘潭(今属湖南),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只身一人从鼎州借来援兵,解了太原围。

临江仙(与刘拐)翻译及注释

《临江仙(与刘拐)》是一首宋代王以宁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闻说洛阳的花正好,每家都用门帘挡住春风。
道士在饮酒的地方,空空如也。
每年花开的时候都会醉倒在花下,看尽了几番红。
这个刘拐又从哪里去了,像飘荡的蓬一样东西飘流。
虽然语言不同,但笑声相同。
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无论在哪里都能相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闻名的洛阳城,城里的家家户户都用门帘阻挡春风,以免花瓣飞扬。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道士独自在喝酒,却只有空空的酒壶。每年花开的季节,他都会醉倒在花下,欣赏花的美丽。诗人思考着一个人名叫刘拐,他像漂泊的蓬一样东西飘流,不知道他又去了哪里。尽管他们的语言不同,但他们的笑声却是相同的。无论在哪个明亮的夜晚,他们都能够相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洛阳城的描绘,以及一个道士与刘拐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主题。洛阳花开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美好,而门帘挡住春风的画面则暗示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保护和珍视。道士空空的酒壶和每年花下醉倒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刘拐作为一个漂泊的形象,代表了流浪和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他的去向未知,但他与诗人的笑声相同,传递出一种相似的情感和共鸣。最后,诗人以明亮的月光作为背景,强调了无论在何处,人们都能够相遇和分享美好的时刻。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共鸣的渴望。

临江仙(与刘拐)拼音读音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yǔ liú guǎi
临江仙(与刘拐)

wén dào luò yáng huā zhèng hǎo, jiā jiā zhē hù chūn fēng.
闻道洛阳花正好,家家遮户春风。
dào rén yǐn chù bǎi hú kōng.
道人饮处百壶空。
nián nián huā xià zuì, kàn jǐn jǐ fān hóng.
年年花下醉,看尽几番红。
cǐ guǎi yòu cóng hé chǔ qù, piāo péng yī rèn xī dōng.
此拐又从何处去,飘蓬一任西东。
yǔ shēng suī yì xiào shēng tóng.
语声虽异笑声同。
yī lún qīng yè yuè, hé chǔ bù xiāng féng.
一轮清夜月,何处不相逢。


相关内容:

红林檎近(双调·冬景)

长相思

八声甘州

菩萨蛮(代赠)

沁园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临江仙
    过尽清明三月雨,东风才到溪滨。画工传得已非真。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倚槛盈盈如欲语,就中......
  • 点绛唇
    病卧秋风,懒寻杯酒追欢宴。梦游都甸。不改当年观。故旧雕零,天下今无半。烟尘远。泪珠零乱。怕......
  • 满庭芳(元礼席上用少游韵)
    红斗风桃,绿肥烟草,杨柳春暗重门。五陵佳兴,酿酝付芳尊。窈窕笙箫丛里,金猊篆、雾绕云粉。勾......
  • 行香子(愁况无聊作)
    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羁怀都在,鬓上眉头。似休文瘦,文通恨,子山愁。庭梧影......
  • 眼儿媚
    紫帔红襟艳争浓。光彩烁疏栊。香为小字,瑞为高姓,道骨仙风。此花合向瑶池种,可惜未遭逢。阿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