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梁雅乐歌 諴雅 三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沈约
2025-07-25

梁雅乐歌 諴雅 三

南北朝  沈约  

我有明德。
馨非稷黍。
牲玉孔备。
嘉荐惟旅。
金悬宿设。
和乐具举。
礼达幽明。
敬行尊俎。
钟鼓云送。
遐福是与。

梁雅乐歌 諴雅 三作者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梁雅乐歌 諴雅 三翻译及注释

《梁雅乐歌 諴雅 三》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有明德。
馨非稷黍。
牲玉孔备。
嘉荐惟旅。
金悬宿设。
和乐具举。
礼达幽明。
敬行尊俎。
钟鼓云送。
遐福是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品德高尚的自豪感和对礼乐的崇敬之情。作者自称具有明德,即拥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他认为自己的品德超越了一般人,不是普通的稻谷和黍米所能比拟的。他提到了牲礼中使用的贵重玉器,表示自己充分准备了这些祭祀的器具。他称赞了祭祀仪式中带来的喜庆和欢乐,以及礼仪的高度达成,使得祭祀活动能够连接人间和神明的世界。最后,他认为钟鼓声像云彩一样传送祝福,遥远的福祉与他同在。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身道德修养和对礼乐仪式的重视。诗中的"明德"指的是作者认为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是一种自我吹嘘和自信的表达。他将自己的品德与稻谷和黍米相对比,意味着自己的德行超越了平凡世俗的范畴。他提到的牲礼玉器和宿设,显示出他对于祭祀仪式的认真准备和对仪式的重视。他赞美了祭祀仪式所带来的喜庆和欢乐,以及仪式的庄重和精确,表达了他对传统礼仪的推崇和对祭祀活动的理解。最后,他以钟鼓声传送祝福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仪式的神圣和人与神之间的联系。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品德和礼乐的自豪和崇敬之情,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梁雅乐歌 諴雅 三拼音读音参考

liáng yǎ yuè gē xián yǎ sān
梁雅乐歌 諴雅 三

wǒ yǒu míng dé.
我有明德。
xīn fēi jì shǔ.
馨非稷黍。
shēng yù kǒng bèi.
牲玉孔备。
jiā jiàn wéi lǚ.
嘉荐惟旅。
jīn xuán sù shè.
金悬宿设。
hé lè jù jǔ.
和乐具举。
lǐ dá yōu míng.
礼达幽明。
jìng xíng zūn zǔ.
敬行尊俎。
zhōng gǔ yún sòng.
钟鼓云送。
xiá fú shì yǔ.
遐福是与。


相关内容:

白马篇

梁雅乐歌 諴雅 二

梁雅乐歌 皇雅 一

梁雅乐歌 諴雅 一

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七


相关热词搜索:乐歌
热文观察...
  • 梁三朝雅乐歌 介雅 一
    百福四象初。万寿三元始。拜献惟衮职。同心协卿士。北极永无穷。南山何足拟。...
  •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
  • 浣溪沙
    醉忆春山独倚楼,远山回合暮云收。波间隐隐仞归舟。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
  • 鹊踏枝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消,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
  • 鹊踏枝
    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屏上罗衣闲绣缕,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