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老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4

老嫌

宋代  王安石  

老嫌智巧累形躯,欲就田翁学破除。
百岁用痴能几许,救吾黥劓可无余。

老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老嫌翻译及注释

《老嫌》是一首宋代王安石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嫌智巧累形躯,
欲就田翁学破除。
百岁用痴能几许,
救吾黥劓可无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己聪明才智的烦恼以及对老年智慧的思考。作者将自己形容为智慧过剩而身体疲惫的老人,渴望能够效仿田翁(指田文昌)的学习态度来克服这种困扰。田翁是宋代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以诚实、朴素和对学问的追求而闻名。作者通过对田翁的崇敬表达了自己对智慧的重新认识和追求,试图通过学习田翁的品质来摆脱自身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智慧的反思。作者意识到智慧并非一切,有时聪明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困扰和疲惫。他希望通过学习田翁的朴素和诚实,摆脱这种困境。诗中的“百岁用痴能几许”表达了作者对老年智慧的怀疑,认为在面对百岁之年时,痴愚或许更加有用。最后一句“救吾黥劓可无余”传递了作者的渴望,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改变自己的智慧,摆脱生活中的困境和痛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智慧和学习的思考。通过对田翁的称颂和自我反省,表达了对智慧的重新评估和对朴素品质的向往。这首诗启示人们在面对智慧和学识时,要保持谦逊和朴素的态度,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老嫌拼音读音参考

lǎo xián
老嫌

lǎo xián zhì qiǎo lèi xíng qū, yù jiù tián wēng xué pò chú.
老嫌智巧累形躯,欲就田翁学破除。
bǎi suì yòng chī néng jǐ xǔ, jiù wú qíng yì kě wú yú.
百岁用痴能几许,救吾黥劓可无余。


相关内容:

和叔招不往

光宅

朝日一曝背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事

仲明父不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霹雳沟
    霹雳沟西路,柴荆四五家。忆曾骑款段,随音入桃花。...
  • 清凉寺送王彦鲁
    空怀谁与论,梦境偶相值。莫将漱流齿,欲挂功名事。...
  • 示黄吉甫
    三山半落青天外,势比凌歊宋武台。尘世难逢开口笑,生前相遇且衔杯。...
  •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彩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凄然。...
  • 孙君挽辞
    丧车上新垄,哀挽转空山。名与碑长在,魂随帛暂迁。无儿漫黄卷,有母亦朱颜。俛仰平生事,相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