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荒村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字数:5
平仄:仄平平仄仄
【古诗内容】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老翁佣纳债翻译及注释
《荒村》是明代文学家于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译文:
农村十分荒凉,年年受到干旱和虫灾的折磨。
老年人为了还债,不得不出卖土地的收成。
房屋破损,风从墙缝里吹进来,月亮从梁上滑落到床上。
谁知道那些牧民们,却不肯报告他们所受的灾难和伤害。
诗意:
《荒村》描绘了一个贫困的农村景象。诗中的村落荒凉,每年都遭受旱灾和虫灾的困扰,使农民们生活异常艰辛。老翁不得已为了还债而出卖土地的收成,稚子也不得不卖掉粮食来维持生计。同时,村内的房屋破旧不堪,风从墙缝里吹进来,月亮从梁上滑落到床上,显示出农民们的生活环境极为恶劣。然而,诗中提到的牧民们却选择不向外界报告他们所受的灾难和伤害,暗示了他们的无奈和困境。
赏析:
《荒村》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芜贫困的农村场景,展现了农民们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诗中通过描述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为了生计所做出的牺牲和权衡。诗人运用了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等意象,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增强了对农民生活环境的感受力。最后一句“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则暗示了农民们的无声抗议和无奈,他们默默承受苦难,而外界对他们的灾害却毫无察觉。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农村现实的揭示,呈现出一种社会悲剧和人性的无奈。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贫困和不公,并对人们的同情和关注提出了呼吁。
老翁佣纳债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