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2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唐代  白居易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是人间戏一场。
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
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翻译及注释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寿命的增长和健康的恢复
只是人间戏一场
虽然病骨如虫臂鼠肝,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鸡皮鹤发也不值得伤感。
昨天因风发,充满甘甜美好的期待,
今天感受着阳光和煦,又充满小康的宁静。
就像是准备远行的打点已完成,
拖延归来也没有什么关系。

中文译文:
老病不断,用诗歌来解释自己
长寿和疾病,都只是人生的一场戏
虽然身躯瘦弱如虫蚕之臂,肝脏衰弱如老鼠,
但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虽然头发白了皮肤皱了,但也不值得伤感。
昨天还有风的打扰,快乐地向前迈进;
今天又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心情平和。
好像出门的行装已经打理好了,
迟迟不肯回家也没有关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老病死的感慨。他认为生命的起伏变化,如同一场人间戏剧,没有必要过分埋怨和伤感。尽管老病缠身,身体渐弱,但也没有必要消极抱怨。作者用“虫臂鼠肝”和“鸡肤鹤发”形容自己的身体状态,表达了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接纳和平静。他用诗歌来解释自己疾病的状态,并表示即使遇到困境,也不会被打败,能够乐观面对。在诗的最后,他用行囊打理好的比喻表示他已做好生死的准备,不着急归来,表示对生死的接受和宁静。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看法,表达了对生老病死的平和态度。通过对自身生老病死的体验的阐述,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接纳和对人生的超然思考。整首诗情感平和、淡泊高洁,传递了一种豁达和深刻的生命哲学。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拼音读音参考

lǎo bìng xiāng réng yǐ shī zì jiě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róng kū yōu xǐ yǔ péng shāng, dōu shì rén jiān xì yī chǎng.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是人间戏一场。
chóng bì shǔ gān yóu bù guài,
虫臂鼠肝犹不怪,
jī fū hè fà fù hé shāng.
鸡肤鹤发复何伤。
zuó yīn fēng fā gān zhǎng wǎng, jīn yù yáng hé yòu xiǎo kāng.
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hái shì yuǎn xíng zhuāng shù le, chí huí qiě zhù yì hé fáng.
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相关内容:

白羽扇

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长句呈谢

北窗三友

寄黔州马常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种桃歌
    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迨兹八九载,有减而......
  • 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
    竹桥新月上,水岸凉风至。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留连池上酌,款曲城外意。或啸或讴吟,谁知此......
  •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
    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望月桥倾三遍换,采莲船破五回修。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
  • 问皇甫十
    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知君能断事,胜负两......
  • 自题小园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但斗为主人,一坐十馀载。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素垣夹朱门,蔼蔼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