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苦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7-19

苦热

宋代  姜特立  

老人气血少,日夜遭煎煮。
点检槁形骸,能禁几寒暑。

苦热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苦热翻译及注释

《苦热》是姜特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年老的人,他的气血已经不旺盛,每天都在日夜的煎煮之中度过。他用点检自己槁枯的身体,思考着能够抵御多少个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老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中的“苦热”二字,寓意着老人所面临的双重煎煮之苦。作者运用了煎煮的隐喻,将老人的生活状态与食物在火上被煮沸的过程相比,形象地揭示了他的艰辛和痛苦。

诗词的译文如下:

老人气血少,
日夜遭煎煮。
点检槁形骸,
能禁几寒暑。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老人的困境和无奈。诗中的“气血少”揭示了老人体力的衰弱,暗示着他年事已高,生命力逐渐消退。他每天都在无休止的煎煮之中,无法摆脱这种痛苦和折磨。

诗词中的“点检槁形骸”表达了老人对自己衰老状态的审视和思考。他在点点滴滴的检查中,发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槁枯无力,不再年轻。这种自我审视表现了老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不舍。

最后两句“能禁几寒暑”,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老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他思考着自己能够承受多少个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暗示着他对于未来的忧虑和对时间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质朴的笔触,刻画出老人面对衰老和困境的心境。通过揭示老人的苦热之痛,诗词唤起了读者对于生老病死、岁月流转的思考,引发了对于人生命运的深沉思索。

苦热拼音读音参考

kǔ rè
苦热

lǎo rén qì xuè shǎo, rì yè zāo jiān zhǔ.
老人气血少,日夜遭煎煮。
diǎn jiǎn gǎo xíng hái, néng jìn jǐ hán shǔ.
点检槁形骸,能禁几寒暑。


相关内容:

哭仲子

客中元夕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

旌节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林钦之主簿挽章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天虽不可问,余庆后......
  • 刘元亨挽章
    举世无非逐臭夫,卜邻幸喜得文儒。堵居原宪贫而乐,瓢饮颜回退若愚。粗有田园供菽水,更无酒肉混......
  • 刘益之判院挽章
    倾盖如今五十春,中间还得缀华姻。单于万里同哀使,马援一乡称善人。告老已能官及子,颁恩更喜爵......
  • 刘致政寿藏归庵
    我爱青溪山,峰峦秀如刻。作庵贤主人,只恐归未得。且住三千秋,游戏人间客。遗蜕何足论,西乾有......
  • 留题雪峰
    雪峰未到意先猜,只恐冰崖冻不开。多谢天公怜倦客,故将暖律入疏梅。龙湫惨淡惊神物,象纬峥嵘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