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苦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苦热

宋代  梅尧臣  

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
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
贵人谅有禀,惯习非强教。
窃观行车马,坌荡剧煨炮。
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苦热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苦热翻译及注释

《苦热》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苦热》

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
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
贵人谅有禀,惯习非强教。
窃观行车马,坌荡剧煨炮。
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译文:
炎炎酷热如火烧,林中的风却不动摇。
虽然汗水倾泻如沛,头上的冠服又怎能遮挡。
贵人明白自有缘分,习俗并非强迫教导。
我偷窥行驶的车马,尘土飞扬,火光四溅。
宁愿思念山中的人儿,让石泉浸润我的双脚。

诗意:
《苦热》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酷热天气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等形象描绘了炎热的气候,以及周围的环境似乎没有一丝风。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表达了作者在高温下汗水不停地流淌,头戴的冠服已无法遮挡酷热。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贵人和富贵习俗的思考。贵人理解自己有一定的禀赋和境遇,并非强迫服从习俗的教导。而作者通过窥视行驶的车马,看到尘土飞扬、火光四溅的景象,暗示了社会中的繁忙和喧嚣,与自然山中的宁静人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作者更希望思念山中的人,享受自然的宁静,让石泉浸润自己的双脚。

赏析:
《苦热》通过对于炎热天气的描绘,以及对贵人和习俗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独立思考。诗中采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察。同时,通过山中人和石泉的描绘,诗中也蕴含了对于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对繁忙世俗的反思。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比的构建,传达了作者对于炎热天气和社会习俗的感受,同时反映了内心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这首诗词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蕴,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苦热拼音读音参考

kǔ rè
苦热

chì rì ruò shè huǒ, lín fēng bù dòng shāo.
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
léi hàn shàng liú pèi, guān fú qǐ kān bāo.
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
guì rén liàng yǒu bǐng, guàn xí fēi qiáng jiào.
贵人谅有禀,惯习非强教。
qiè guān xíng chē mǎ, bèn dàng jù wēi pào.
窃观行车马,坌荡剧煨炮。
níng sī shān zhōng rén, shí quán jìn liǎng qiāo.
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相关内容:

哭尹师鲁

孔子庙震

客郑遇昙颖自洛中东归

亢阳和欲行舟者

九月五日梦欧阳永叔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来梦
    忽来梦我,于水之左,不语而坐。忽来梦余,于山之隅,不语而居。水果水乎,不见其逝。山果山乎,......
  • 寄题金州孙御史处阴亭
    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当是诮尼父,我辈乌......
  • 寄题刘仲叟泽州园亭
    城临太行谷,谷暖宜草木。既移洛阳花,又种阮家竹。五色杂黄红,一林常翠绿。其间广亭开,亦欲危......
  • 寄题庐陵董氏桂林书斋
    山东桑柘多,江南松桂茂。种桑事春蚕,栽桂事华构。尝闻云盖下,聚书为大富。往往见子孙,缘天掇......
  • 寄题石埭权县乐尉碧澜亭
    遥知溪上亭,秋水瀁泠泠。云影无时翠,岚光到底清。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聊作渊明饮,临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