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孔长源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9

孔长源挽词二首

宋代  苏轼  

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潮声半夜千岩响,诗句明朝万口传。
岂意日斜庚子後,忽惊岁在巳辰年。
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

孔长源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孔长源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孔长源挽词二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友人孔长源离去的伤感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堰门头柳击船,
吴山堂上月侵筵。
潮声半夜千岩响,
诗句明朝万口传。

岂意日斜庚子後,
忽惊岁在巳辰年。
佳城一闭无穷事,
南望题诗泪洒笺。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离去的友人孔长源的挽词。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门前的柳树被击中船只、吴山堂上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酒席上,以及深夜时潮水拍打岩石发出的声响,表现了孔长源离去给作者带来的心情沉重和孤寂。诗人认为自己的诗句将会在明朝时代被万口传颂,暗示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将会通过诗歌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擅长的写景抒怀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的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等景物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内心的郁闷和寂寞。潮声半夜千岩响的描写,增添了孤寂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明朝万口传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深,并将其思念化作不朽的诗篇,流传于后世。

整首诗以哀思为主题,通过写景抒发情感,展示了苏轼娴熟的诗词才华和他对友情、离别的真挚感受。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苏轼对诗歌的自信和对自己诗作传世的期许。

孔长源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kǒng zhǎng yuán wǎn cí èr shǒu
孔长源挽词二首

xiǎo yàn mén tóu liǔ jī chuán, wú shān táng shàng yuè qīn yán.
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cháo shēng bàn yè qiān yán xiǎng, shī jù míng cháo wàn kǒu chuán.
潮声半夜千岩响,诗句明朝万口传。
qǐ yì rì xié gēng zǐ hòu, hū jīng suì zài sì chén nián.
岂意日斜庚子後,忽惊岁在巳辰年。
jiā chéng yī bì wú qióng shì, nán wàng tí shī lèi sǎ jiān.
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


相关内容:

假山

荆门惠泉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

夫人阁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长源二首挽词
热文观察...
  • 石炭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
  • 李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穠。...
  • 送冯判官之昌国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
  •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