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可使食无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8

可使食无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于潜僧绿筠轩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字数:5  
平仄:仄仄平平仄  

【古诗内容】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可使食无肉翻译及注释

《于潜僧绿筠轩》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和人情世故的思考。苏轼通过肉和竹两个象征物,探讨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之间的选择和取舍。他认为,虽然没有肉吃可以使人瘦弱,但没有竹子作为居所装饰则显得庸俗。人们可以通过吃肉来恢复健康和体力,但是修养和文化素养的缺失却很难弥补。虽然旁人可能嘲笑这种观点,觉得苏轼在追求高雅的同时显得有些愚蠢,但若是能够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在这个世间上,哪里有扬州的鹤那样美丽的存在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通过对食物和居所的象征意义的对比,苏轼在表达自己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看法。他认为,虽然肉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但没有竹子装饰的居所会让人感到庸俗和缺乏修养。他强调,肉可以使人体肥胖,但是修养和素养的缺失却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尽管苏轼的观点可能会被一些人视为过于理想主义或者不切实际,但他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高尚追求的坚持,以及对于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权衡和选择。

在诗词的结尾,苏轼提到了扬州鹤,把扬州鹤作为一种美丽的存在,用以强调高雅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这也可以被看作是苏轼对于自己追求高尚境界的自信和坚持的表达。整首诗词通过简约而深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深入思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

可使食无肉拼音读音参考

yú qián sēng lǜ yún xuān
于潜僧绿筠轩

kě shǐ shí wú ròu, bù kě jū wú zhú.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wú ròu lìng rén shòu, wú zhú lìng rén sú.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rén shòu shàng kě féi, shì sú bù kě yī.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páng rén xiào cǐ yán, shì gāo hái shì chī.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ruò duì cǐ jūn réng dà jué, shì jiān nà yǒu yáng zhōu hè.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相关内容:

可使食无肉

一泓海水杯中泻

不见五陵豪杰墓

不见五陵豪杰墓

不见五陵豪杰墓


相关热词搜索:可使食无肉
热文观察...
  • 可使食无肉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
  • 西风梨枣山园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
  • 共说此年丰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
  • 千千石楠树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
  • 独树老夫家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