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绝句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1

绝句三首

宋代  苏轼  

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竹数竿。
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

绝句三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绝句三首翻译及注释

《绝句三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是其中的一首。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身分付一蒲团,
静对萧萧竹数竿。
偶为老僧煎茗粥,
自携修绠汲清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的隐居生活。他将自己的身份与一坐蒲团相对照,表达了他对寂静与平淡生活的向往。他静静地坐在竹林旁边,感受着竹叶萧萧的声音。有时候他会像一位老僧一样,煎茶煮粥,享受宁静和简单的生活。他也自己携带着修行的绳索,去汲取清泉,这也象征着他追求真理和纯粹的心灵。

赏析:
苏轼的这首绝句表达了他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情,以及对宁静与简朴生活的追求。他以自己与一坐蒲团对照的方式,表达了对禅修和冥想的向往。竹林的萧萧声给他带来了宁静与祥和的感受,使他能够放松心灵,与自然相融合。他以老僧煎茶煮粥的形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将生活的琐碎变成一种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自携修绳汲清泉,则显露出他追求真理和纯粹的心灵。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苏轼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宁静与纯粹的追求。

绝句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jué jù sān shǒu
绝句三首

cǐ shēn fèn fù yī pú tuán, jìng duì xiāo xiāo zhú shù gān.
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竹数竿。
ǒu wèi lǎo sēng jiān míng zhōu, zì xié xiū gěng jí qīng quán.
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


相关内容: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绝句
热文观察...
  • 绝句三首
    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夜向兰。织女明星来枕上,乃知身不在人间。...
  • 老人行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
  • 失题二首
    足蹑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觉到云间。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
  • 失题二首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
  • 失题二首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藏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