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绝句漫兴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4

绝句漫兴

明代  刘基  

永夜西风袅袅来,露华如玉委苍苔。
碧鸡啼落山头月,肠断槐根梦不回。

绝句漫兴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绝句漫兴翻译及注释

《绝句漫兴》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永夜西风袅袅来,
露华如玉委苍苔。
碧鸡啼落山头月,
肠断槐根梦不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在永夜中,西风轻轻吹来,露水晶莹如玉,洒落在青苔之上。在山头的月亮下,一声声碧鸡的啼叫传来,伴随着月光的消逝。诗人的内心在这槐树的根下,历经沧桑与悲伤,无法回到梦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绝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凄美,通过西风、露水和月亮的描绘,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凉爽。碧鸡的啼叫和月亮的消逝,进一步加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两句以肠断和梦不回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无法挽回的遗憾之情,给整首诗增添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借助夜晚的静谧和寒凉,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融,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从而引发共鸣。这种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的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方式,也是该诗的一大特点。

绝句漫兴拼音读音参考

jué jù màn xìng
绝句漫兴

yǒng yè xī fēng niǎo niǎo lái, lù huá rú yù wěi cāng tái.
永夜西风袅袅来,露华如玉委苍苔。
bì jī tí luò shān tóu yuè, cháng duàn huái gēn mèng bù huí.
碧鸡啼落山头月,肠断槐根梦不回。


相关内容:

题秋江独钓图

雨中遣闷

闻盗过界首季君山甫亦蒙访及以诗唁之

次韵和刘宗保秋怀

题陈大初画扇


相关热词搜索:绝句
热文观察...
  • 无寐
    夜长无寐待鸣鸡,及至鸡鸣梦却迷。惊起朝阳斜照屋,一眉残月在天西。...
  • 雪中有怀章三益叶景渊
    岁莫怀人雪满天,饥乌病客对凄然。地炉无火同谁坐,石砚生冰尽日眠。栗里何时归白发,茅檐几处起......
  • 白发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
  • 不雨遣闷
    池上芹泥即渐干,梁间燕子拾虫难。绿窗无限伤春意,看尽斜阳更倚阑。...
  • 望孤山作
    晓日千山赤,寒烟一岛青。羁心霜下草,生态水中萍。黄屋迷襄野,苍梧隔洞庭。空将垂老泪,洒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