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达观禅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0

寄达观禅师

宋代  梅尧臣  

身在大梁尘土中,心思隐静云山里,忽闻乘柸江上归,月下碧鸡啼不巳。

寄达观禅师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寄达观禅师翻译及注释

《寄达观禅师》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禅修境界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在尘世中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在大梁尘土中,
心思隐静云山里,
忽闻乘柸江上归,
月下碧鸡啼不巳。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禅修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返璞归真的追求。诗人置身于尘世之中,但他的内心却追寻着隐静的云山,希望能够摆脱尘埃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当他突然听到乘柸归来的船声,以及在月光下碧鸡的啼鸣,这些自然声音使他更加感受到了禅修境界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身世和内心的对比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渴望。诗人身处大梁的尘土之中,但他的心思却在隐静的云山之间。这种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与外在环境的不同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尘世的疏离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诗中的乘柸江上归和月下碧鸡啼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禅修境界的心情。乘柸江上归的船声和月光下碧鸡的啼鸣都是自然界中的声音,它们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和动人,唤起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超脱的渴望。这些声音成为诗人思考和体悟禅修道路的启示,使他的心灵更加平静和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禅修和心灵宁静的追求。通过对尘世与云山、外在与内心的对比,以及自然声音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渴望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这首诗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使人感受到了禅修的力量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意义。

寄达观禅师拼音读音参考

jì dá guān chán shī
寄达观禅师

shēn zài dà liáng chén tǔ zhōng, xīn sī yǐn jìng yún shān lǐ,
身在大梁尘土中,心思隐静云山里,
hū wén chéng pēi jiāng shàng guī, yuè xià bì jī tí bù sì.
忽闻乘柸江上归,月下碧鸡啼不巳。


相关内容:

寄楚州吕济叔

寄酬发运许主客

己卯岁紫微谢公赴南阳过叶县陪游兴庆精舍题

集英殿赐百官宴以雨放

回自青龙呈谢师直


相关热词搜索:达观禅师
热文观察...
  • 寄滁州欧阳永叔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君才比江海,浩浩观......
  • 寄衡山福严长老
    衡山几千里,闻在湘川侧。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飞鸿尚莫过,况寄双......
  •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
  • 寄洪州致仕李国博
    湖上悠然度几春,勇抛荣禄遂天真。青蒲翠竹围华屋,白酒黄鸡命里人。果下有时乘小驷,儿曹方见拥......
  • 寄麦门冬於符公院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于今五六年,与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