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袁去华
2025-07-24

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

宋代  袁去华  

写人  追忆  思念  

灯前初见。
冰玉玲珑惊眼眩。
艳溢香繁。
绝胜溪边月下看。
铅华尽洗。
只有檀唇红不退。
倾坐精神。
全似当时一个人。

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作者简介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翻译及注释

诗词:《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
朝代:宋代
作者:袁去华

灯前初见。
冰玉玲珑惊眼眩。
艳溢香繁。
绝胜溪边月下看。
铅华尽洗。
只有檀唇红不退。
倾坐精神。
全似当时一个人。

中文译文:
在灯光下初次见到减字木兰花,
冰玉般的花朵令人眼花缭乱。
花的美丽盛开,香气浓烈。
在溪边月光下欣赏,无与伦比。
繁琐的妆饰已经褪去,
只有那檀木般红润的嘴唇未变。
坐下来专注地欣赏,
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灯光下初次见到减字木兰花的情景。诗中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引人注目的特点,用冰玉和玲珑来形容花朵的亮丽,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震撼和惊叹之情。

诗人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展示了花朵艳丽的外表和芬芳的香气。在溪边的月光下观赏花朵,更加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使欣赏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花朵的真实和朴实,将繁琐的妆饰和铅华洗去,只保留下檀木般红润的嘴唇,这是对真实美的讴歌。作者坐下来专注地欣赏花朵,感受到了与过去时光的共鸣,仿佛回到了当时的情景。

整首诗以花朵为主题,通过对花朵形象的描绘和对欣赏者情感的烘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冰玉、玲珑、艳溢、绝胜等形容词,使诗意更加生动有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到诗人对美的热爱和情感的回味。

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拼音读音参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dēng xià jiàn méi
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

dēng qián chū jiàn.
灯前初见。
bīng yù líng lóng jīng yǎn xuàn.
冰玉玲珑惊眼眩。
yàn yì xiāng fán.
艳溢香繁。
jué shèng xī biān yuè xià kàn.
绝胜溪边月下看。
qiān huá jǐn xǐ.
铅华尽洗。
zhǐ yǒu tán chún hóng bù tuì.
只有檀唇红不退。
qīng zuò jīng shén.
倾坐精神。
quán shì dāng shí yí ge rén.
全似当时一个人。


相关内容:

减字木兰花(胜之)

行香子(同前)

南乡子

浣溪沙(樱桃)

少年游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长相思(暮春)
    红疏疏。紫疏疏。可惜飘零著地铺。春残心转孤。莺相呼。燕相呼。楼下垂杨遮得乌。倚阑人已无。...
  • 浣溪沙
    少日怀山老住山。一官休务得身闲。几年食息白云闲。似我乐来真是少,见人忙处不相关。养真高静出......
  • 水调歌头(客有言持志者,未知其用因赋)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 相见欢
    江湖万里征鸿。再相逢。多少风烟摸在、笑谈中。歌裙醉。罗巾泪。别愁浓。瘦减腰围不碍、带金重。...
  • 蝶恋花
    共乐堂深帘不卷。恻恻寒轻,二月春犹浅。续寿竞来歌舞院。龙涎香衫鲛绡段。画栋朝飞双语燕。端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