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建溪新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建溪新茗

宋代  梅尧臣  

南国溪阴暖,先春发茗芽。
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
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
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夸。

建溪新茗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建溪新茗翻译及注释

《建溪新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国溪阴暖,先春发茗芽。
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
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
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夸。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关于茶的场景。在南国的溪边,温暖的气候中,初春时节,茶叶已经发出嫩芽。诗人采摘嫩芽的茶叶,用竹篮装载,然后将茶叶蒸制成茶叶。最后,诗人用精选的茶叶泡茶,茶汤清澈如玉,龙纹的茶饼也被加入其中。通过描述这个茶的制作过程,诗人表达了对茶的珍贵和美好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茶的制作过程和品味体验。诗人通过对茶的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南国的溪水清凉幽静,适合茶叶的生长。茶叶发芽初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诗中的青竹笼和白云家则强调了制茶的纯朴和自然。茶叶经过精心的烹制和蒸制,达到了最佳的口感和香气。最后,诗人以自然的比喻,表达了对这样一杯美好的茶的赞美,认为不需要过多的华丽修饰和夸夸其谈,这样的茶已经足够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赞美,通过描绘茶的制作过程和品味体验,展现了茶的纯朴和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美好事物的追求。

建溪新茗拼音读音参考

jiàn xī xīn míng
建溪新茗

nán guó xī yīn nuǎn, xiān chūn fā míng yá.
南国溪阴暖,先春发茗芽。
cǎi cóng qīng zhú lóng, zhēng zì bái yún jiā.
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
sù lì pēng ōu qǐ, lóng wén yù bǐng jiā.
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
guò zī ān dé bǐ, gù zhǔ bù xū kuā.
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夸。


相关内容:

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

见牧牛人隔江吹笛

祭猫

寄隐静山怀贤长老

寄新安通判钱学士


相关热词搜索:建溪
热文观察...
  • 渐嘉楼望雨陪谢守
    冒雨上城头,凄凄欲报秋。云低密藏树,风急暗侵楼。渐积荷珠重,新添沼监幽。凭栏未能去,公自念......
  • 江上遇雷雨
    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蠒立。荡摇鱼鳖腥,恐惧儿......
  •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後戏寄
    低头拜我苍髯翁,来如飞鸟去如风。一夕共饮斗柄北,平明已向函关东。众中旧骑破鳖马,塞下新买连......
  • 览显忠上人诗
    昔读远公传,颇闻高行僧。庐山将欲雪,瀑布结成冰。寻迹数百载,历危千万层。师来笑贾岛,任教飞......
  • 老马
    吴人惜燕骏,燕马卧吴家。毛骨从前贵,关山欲去赊。草深闲楚泽,力尽忆胡沙。御史乘来久,时逢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