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岳珂
2025-07-25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宋代  岳珂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不须目睫忧多叠,好吐胸怀悟至尊。
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鵷。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翻译及注释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送行孟运判赴京任职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诏书夜下日华门,
辇路争看使者轩。
烽火三边尚勍敌,
烟尘万里欠公言。

这首诗以辞令华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壮观的场景。诏书在夜晚发下,传达给孟运判,他将踏上前往京城的辇道。行人们争相观看这位使者的华轩,好像他背负着重要的使命,备受关注。

在这个时代,边境上的战火依然燃烧,敌人的威胁依然存在。烽火燃烧在三个边境,表明国家的安全仍然面临挑战。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孟运判仍然义无反顾地前往京城,他的使命和责任不容忽视。

烟尘弥漫万里,似乎无法传达消息。这里的“公言”指的是国家重要的决策和政策。由于长途跋涉和通信不畅,这些重要的信息未能及时传达到京城。孟运判的行程艰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困难和挑战。

诗词通过对孟运判赴京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他的关注和祝福。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以及对公正和良好治理的期望。作者希望孟运判能以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履行职责,不辱使命,不辱驰马奔赴京城,不辱廷鵷(指朝廷的高官)的尊严。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华丽的语言,通过描绘具体场景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它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公正治理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士人的尊重和赞美。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jiàn mèng yùn pàn sì bù fù jīng sān shǒu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zhào shū yè xià rì huá mén, niǎn lù zhēng kàn shǐ zhě xuān.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
fēng huǒ sān biān shàng qíng dí, yān chén wàn lǐ qiàn gōng yán.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bù xū mù jié yōu duō dié, hǎo tǔ xiōng huái wù zhì zūn.
不须目睫忧多叠,好吐胸怀悟至尊。
fù guì gōng míng fēn zhōng yǒu, wù lìng zhàng mǎ kuì tíng yuān.
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鵷。


相关内容: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观八阵图说

观八阵图说

葛常之犀表帖赞

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


相关热词搜索:孟运判
热文观察...
  •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半生共饮西江水,草木由来臭味同。交臂便同鸿燕社,论心不隔马牛风。君方鸣佩趋双阙,我自烧车延......
  • 蒋宣卿书简帖赞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而笔法......
  • 小春六花·芙蓉
    人道秋来不似春,芙蓉特地张吾军。红妆绿水照清夜,彩仗青旗朝大昕。吴阵绮罗千队拥,秦川锦绣五......
  • 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纤尘不动月流空,云绕昆仑想合宫。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裁仪丙已尊容典,肇祀庚寅识......
  • 小春六花·黄菊
    花时已是过重阳,翠干重开满地黄。不为晨晖借颜色,要将晚节看芬芳。宅边岂必白衣至,瓮里不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