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7-25

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

唐代  刘禹锡  

祖帐临伊水,前旌指渭河。
风烟里数少,云雨别情多。
重叠受恩久,邅回如命何。
东山与东阁,终异再经过。

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翻译及注释

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

祖帐临伊水,前旌指渭河。
风烟里数少,云雨别情多。
重叠受恩久,邅回如命何。
东山与东阁,终异再经过。

中文译文:

离别裴令公(唐代官僚)时任的留守职务

祖先的帐篷在伊水边,前行标志着渭河。
风烟中方寸地少,云雨别离之情却多。
重复受恩已久,徘徊往返有何命运?
东山和东阁,终究不同再次经过。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致辞离别裴令公的留守职务的作品。诗人借用"祖帐"来比喻裴令公的官位,"伊水"、"渭河"则是指向成就和地位的象征。风烟中的“数少”意味着离别的人少,而“云雨别情多”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感情和复杂心情。

诗中反复出现的“重叠受恩久,邅回如命何”表达了作者对裴令公的感激之情,并对离别的苦涩心境的思考。最后一句“东山与东阁,终异再经过”则意味着裴令公在重新经历东山、东阁等地之后,他的境况和遭遇将会发生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裴令公留守职务的离别表达出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刻骨铭心。诗人以简洁而意象的语言描绘出离别的场景和情感,通过抒发情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zhī guān liú cí péi lìng gōng liú shǒu
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

zǔ zhàng lín yī shuǐ, qián jīng zhǐ wèi hé.
祖帐临伊水,前旌指渭河。
fēng yān lǐ shù shǎo, yún yǔ bié qíng duō.
风烟里数少,云雨别情多。
chóng dié shòu ēn jiǔ, zhān huí rú mìng hé.
重叠受恩久,邅回如命何。
dōng shān yǔ dōng gé, zhōng yì zài jīng guò.
东山与东阁,终异再经过。


相关内容:

酬乐天闲卧见寄

令狐相公频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汉中因抒短章以寄情愫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来什辄成和章

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


相关热词搜索:令公留守官留辞
热文观察...
  • 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今朝停五马,不独为......
  • 秋中暑退赠乐天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相逢取次第,却甚少......
  •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
  • 酬乐天感秋凉见寄
    庭晚初辨色,林秋微有声。槿衰犹强笑,莲迥却多情。檐燕归心动,鞲鹰俊气生。闲人占闲景,酒熟且......
  • 新秋对月寄乐天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相知尽白首,清景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