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夹岸垂杨三百里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杜牧
2025-07-24

夹岸垂杨三百里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隋堤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字数:7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古诗内容】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夹岸垂杨三百里翻译及注释

《隋堤柳》是唐代杜牧的诗作,描绘了隋堤上垂柳的景象。

诗文的中文译文如下:

夹岸上,有三百里长的垂柳,如同画作般美丽。
我自怨流落西归,因此不见东风吹拂二月时。

这首诗借隋堤上的垂杨景象来表达诗人寄托厚望的愿望和遗憾。夹岸垂杨绵延不绝,是一个令人心情愉悦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卷。诗人因为自身的身世和处境,感到遗憾与不安。流落异国的他无法感受到东风拂面的温暖,错过了二月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意充满着对家园和过去美好回忆的思念。垂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景物,寄托着诗人对故乡和温暖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流落异乡生活的不满和迷茫。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抒发了他对归乡和回忆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出了壮丽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状况。诗人以垂柳的美丽来吐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这种对家园的思念情感在众多唐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主题,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家乡的深情。

整首诗写景淡雅,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哀调,带给读者一种向往和思考的感觉。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生活现实的思考。

夹岸垂杨三百里拼音读音参考

suí dī liǔ
隋堤柳

jiā àn chuí yáng sān bǎi lǐ, zhǐ yīng tú huà zuì xiāng yí.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
zì xián liú luò xī guī jí, bú jiàn dōng fēng èr yuè shí.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相关内容:

几人游宦别离中

灞上汉南千万树

深与桃花相映红

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


相关热词搜索:夹岸垂杨三百里
热文观察...
  • 只应图画最相宜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 自嫌流落西归疾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 不见东风二月时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 清唳掷金梭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
  • 芝茎抽绀趾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