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6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宋代  苏轼  

浣溪沙  

一别姑苏已四年。
秋风南浦送归船。
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夜阑相对梦魂间。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别姑苏已四年。
秋风南浦送归船。
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夜阑相对梦魂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与朋友闾丘朝议分别四年后再次相见的情景。诗人通过秋风送别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时光的流逝。然而,当他们再次相见时,画帘重现,水中仙景再现,仿佛时光倒流,让他们重温旧日的友谊和美好时光。诗人表示自己的发白的鬓发不需要被催促变老,而朋友的容颜依然如故,就像杏花一样美丽依旧。最后,他们在深夜时分相对,彼此分享彼此的梦境和心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情和时光的深切思念和珍视。诗人通过离别和重逢的描写,表现了人生离合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他在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秋风、水中仙景和杏花,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意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鬓发发白和朋友容颜不老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最后的夜阑梦魂之间,更加凸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情感的深度。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之感。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zèng lǘ qiū cháo yì, shí hái xú zhōu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yī bié gū sū yǐ sì nián.
一别姑苏已四年。
qiū fēng nán pǔ sòng guī chuán.
秋风南浦送归船。
huà lián zhòng jiàn shuǐ zhōng xiān.
画帘重见水中仙。
shuāng bìn bù xū cuī wǒ lǎo, xìng huā yī jiù zhù jūn yán.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yè lán xiāng duì mèng hún jiān.
夜阑相对梦魂间。


相关内容:

卜算子

田翁

村行

六州歌头

逢牧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少年游
    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
  •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
    造化潜施迹莫穷,簇成真诀指蒙童。三篇秘列八环内,万象门开一镜中。离女驾龙为木婿,坎男乘虎作......
  •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
  • 九日酬诸子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诸君才绝世,独步许......
  • 蝴蝶三首
    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苒苒双双拂画栏,佳人偷眼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