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色寒清入四檐。
梧桐冷碧到疏帘。
小花未了烛花偏。
瑶瓮孛堆春这里,锦屏屈曲梦谁边。
熏笼香暖索衣添。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东堂作)作者简介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东堂作)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东堂作)》是宋代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色寒清入四檐,
夜晚的清寒色彩透过四角的檐口渗入,
梧桐冷碧到疏帘。
梧桐树的叶子冷冷的碧绿透过稀疏的窗帘。
小花未了烛花偏,
小花还没有开放,烛花却在闪耀,
瑶瓮孛堆春这里,
瑶瓮中积满了春天的气息,
锦屏屈曲梦谁边。
锦屏风弯曲着,是为了梦想着什么人?
熏笼香暖索衣添。
熏香笼中的香气温暖,增添了索衣的舒适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八月十八夜晚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晚色寒清、梧桐冷碧等描写语言给人一种凉爽、静谧的感觉。诗人将小花未开和烛花闪耀形成了对比,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不确定性。瑶瓮孛堆春的意象表达了渴望春天的情感。锦屏屈曲的形象暗示了某种追求或梦想,但具体是为了谁,诗中没有明确交代,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最后一句描述了熏香笼中的暖香,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词以清冷、寂静的描写为主线,通过景物的描绘以及隐喻的运用,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温馨的向往。同时,诗词运用了瑶瓮、锦屏等富有浓郁宋代文化特色的意象,增添了一定的艺术韵味。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东堂作)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