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黄雀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7-22

黄雀行

唐代  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黄雀行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黄雀行翻译及注释

诗词《黄雀行》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窃高仓集御河,
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
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
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
破宅荒庭有网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融入了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中以黄雀为主角,通过描绘黄雀的行为和环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局势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黄雀欲窃高仓集御河。黄雀是一种常见的小鸟,而高仓集御河则代表着丰富的粮食和财富,是权贵的收藏之地。黄雀虽有窃心,却只能翩翩地徘徊在集御河的上空,因为它畏惧着秋天的波澜和变化。这里可以看出作者通过黄雀的行为,暗示了社会底层的温饱问题以及那些想要改变现状却又畏惧风险的人们。

其次,诗中描写了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朱宫是指帝王所居的宫殿,晚树侵莺语表明了秋天渐渐来临,燕子也即将离去。画阁是一个精美的建筑,而帘帷则是代表豪华和繁华的象征。这里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绘朱宫晚树和画阁香帘,隐喻了权贵阶层的奢华和享乐。而黄雀想要夺取燕子的窝巢,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底层群众对权贵富贵生活的渴望和追逐。

最后,诗中描述了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疏影暗栖是指影子疏落而隐藏的栖息地,寒露重则暗示了秋天悄悄降临。空城饥噪暮烟多则表现出了社会底层的贫困和饥饿,以及城市的荒废和萧条。这里作者通过黄雀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思考。

整首诗细腻而含蓄地表达了社会底层的温饱问题、权贵的奢华生活以及城市的荒废和贫穷。黄雀行则可以理解为社会中努力追求富贵与自由的个体,但却受限于现实的环境和条件,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此诗用黄雀作为象征和隐喻,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黄雀行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què xíng
黄雀行

yù qiè gāo cāng jí yù hé, piān piān yí dù wèi qiū bō.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zhū gōng wǎn shù qīn yīng yǔ,
朱宫晚树侵莺语,
huà gé xiāng lián duó yàn kē.
画阁香帘夺燕窠。
shū yǐng àn qī hán lù zhòng, kōng chéng jī zào mù yān duō.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shuí lìng bù jiě gāo fēi qù, pò zhái huāng tíng yǒu wǎng luó.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相关内容:

夏日登慈恩寺

有感

酬姚合校书

楚宫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闲话旧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商於
    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割地张仪诈,谋身绮......
  • 访曲江胡处士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坐读养......
  • 征妇叹
    稚子在我抱,送君登远道。稚子今已行,念君上边城。蓬根既无定,蓬子焉用生。但见请防胡,不闻言......
  • 送友人游塞
    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迥碛沙衔日,长河水接天。夜泉行客火,晓戍向京烟。少结相思恨,佳期芳......
  • 宿姚少府北斋
    石溪同夜泛,复此北斋期。鸟绝吏归后,蛩鸣客卧时。锁城凉雨细,开印曙钟迟。忆此漳川岸,如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