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还东山洛上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18

还东山洛上作

唐代  岑参  

春流急不浅,归枻去何迟。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
莫道东山远,衡门在梦思。

还东山洛上作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还东山洛上作翻译及注释

诗词:《还东山洛上作》

春流急不浅,
归枻去何迟。
愁客叶舟里,
夕阳花水时。
云晴开螮蝀,
棹发起鸬鹚。
莫道东山远,
衡门在梦思。

中文译文:
春天的河流湍急而不浅,
归途上枻舟为何不早行。
愁苦的客人坐在叶舟之中,
夕阳映照着花朵的水面。
云彩稀疏,螮蝀凯旋,
划船帆起,鸬鹚翱翔。
不要说东山遥远,
在思念中我已回到衡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在唐代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思乡返乡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急流、归舟、夕阳、花水、云彩和鸬鹚,展示了返乡路上的景色和心情。春天的河流湍急,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急切之情;归舟的行进缓慢,象征离乡之路的曲折和艰难;夕阳和水面上的花朵,给人以安宁和美好的感觉,与愁苦的客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云彩散去,螮蝀复活,船帆起航,鸬鹚自由翱翔,象征着诗人终于重返故乡的欢欣和释放;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告诫人们不要以为东山遥远,对故乡的思念如同在梦中回到衡门一样真切。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归乡之路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离乡背井的困难和内心的牵挂之情。

还东山洛上作拼音读音参考

hái dōng shān luò shàng zuò
还东山洛上作

chūn liú jí bù qiǎn, guī yì qù hé chí.
春流急不浅,归枻去何迟。
chóu kè yè zhōu lǐ, xī yáng huā shuǐ shí.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yún qíng kāi dì dōng, zhào fā qǐ lú cí.
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
mò dào dōng shān yuǎn, héng mén zài mèng sī.
莫道东山远,衡门在梦思。


相关内容:

轮台即事

北庭作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河西春暮忆秦中


相关热词搜索:东山洛上作
热文观察...
  • 杨固店
    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长安只千里,何事信......
  •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
    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梦魂知忆处,无夜不......
  •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不须愁岁晚,霜露岂......
  • 巴南舟中夜市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孤舟万里外,秋月不......
  •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丹青忽借便,移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