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九龄
2025-07-18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

唐代  张九龄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与王司马分折梅花寄给京邑的昆弟们
诗意:本诗是唐代张九龄写给他的朋友们的一首离别诗。几位好友一起欣赏植物的芬芳和美丽,一起开心地度过时光,如今要分别了。张九龄独自攀爬在南国的树上,远远地寄托他的思念给远在北方的朋友们。朋友们都期待着折梅的季节,此时还有折梅的地方,更有捧着美好的时光的诗人。

赏析: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对离别、思念和友情的感慨。诗人在南国攀爬树上,以此表达他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他们曾一起欣赏梅花的芬芳,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诗人使用了植物的意象,通过描述林中迎春早,花儿却悲伤地慢慢凋零,在离别的时刻加深了诗人的别离情绪。

最后两句“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展示了友情的深厚。诗人在结尾处提到折梅的地方也有捧着美好时光的诗人,表达了他的期待和祝福。

总之,这首诗通过花草的意象,通过表达离别和思念之情,展示了唐代诗人张九龄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将来美好的祝愿和期待。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áng sī mǎ zhé méi jì jīng yì kūn dì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

lí bié niàn tóng xī, fēn róng yù gòng chí.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dú pān nán guó shù, yáo jì běi fēng shí.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lín xī yíng chūn zǎo, huā chóu qù rì chí.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hái wén zhé méi chù, gèng yǒu dì huá shī.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相关内容:

三月三日登龙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剪彩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相关热词搜索:京邑昆弟司马折梅寄
热文观察...
  •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
  • 林亭咏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
  •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更怜湘水赋,还是洛......
  •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
    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课成非所拟,人望在......
  •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遂赋二章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人多利一饱,谁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