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沈粹卿登南楼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07-18

和沈粹卿登南楼韵

宋代  王炎  

鼓角声悲城上头,沈郎怀古一登楼。
下临平楚容回顾,北望神州定欲愁。
叫日征鸿云路冷,嘶风战马塞垣秋。
人间俯仰更兴废,江汉滔滔万古流。

和沈粹卿登南楼韵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和沈粹卿登南楼韵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沈粹卿登南楼韵》

鼓角声悲城上头,
沈郎怀古一登楼。
下临平楚容回顾,
北望神州定欲愁。
叫日征鸿云路冷,
嘶风战马塞垣秋。
人间俯仰更兴废,
江汉滔滔万古流。

中文译文:
悲哀的鼓声从城头传来,
沈郎怀念古时光登上楼。
俯瞰平静的楚地,回望过去,
向北眺望神州,心生忧愁。
太阳的光芒疏离,雁群征程寒冷,
狂风呼啸,马在塞垣上战栗,秋意浓烈。
人世间兴衰更迭不已,
江汉江水奔腾,永恒流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作品,题为《和沈粹卿登南楼韵》。诗中以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兴衰和历史沧桑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鼓角声悲鸣,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悲壮的氛围。城头的鼓角声是守城将士的战斗号角,它们响彻在空旷的平原上,使人心生悲伤。接着,沈郎(指沈粹卿)登上南楼,怀古念旧,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下一节诗句中,作者描绘了他站在楼上俯瞰平静的楚地,回望过去。他向北眺望神州(指中国大陆),内心充满了忧愁之情。这里的神州意指整个祖国,诗人内心的忧愁可能源于时代的动荡和战乱,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太阳的光芒疏离,雁群在寒冷的天空中飞行。这些景象表明岁月已经进入寒冷的秋季,而战马在塞垣上嘶鸣,风声呼啸,显示出战乱的氛围。这些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忧愁情绪。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人世兴废更迭、历史长河流转的思考。江汉指的是长江和汉水,它们象征着中国的历史长河。诗人通过描述江汉滔滔,万古流淌,抒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世间兴衰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悲壮的氛围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兴衰和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世间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忧愁。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给人以沉思和共鸣的空间。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具象的意象和抽象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历史命运的深刻感受,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世间的起伏,引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和沈粹卿登南楼韵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ěn cuì qīng dēng nán lóu yùn
和沈粹卿登南楼韵

gǔ jiǎo shēng bēi chéng shàng tou, shěn láng huái gǔ yī dēng lóu.
鼓角声悲城上头,沈郎怀古一登楼。
xià lín píng chǔ róng huí gù, běi wàng shén zhōu dìng yù chóu.
下临平楚容回顾,北望神州定欲愁。
jiào rì zhēng hóng yún lù lěng, sī fēng zhàn mǎ sāi yuán qiū.
叫日征鸿云路冷,嘶风战马塞垣秋。
rén jiān fǔ yǎng gèng xīng fèi, jiāng hàn tāo tāo wàn gǔ liú.
人间俯仰更兴废,江汉滔滔万古流。


相关内容:

和潘判官送酒韵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足堂

犬捕鼠

秋旱得雨子大诗言祈祷所致炎谓不可贪天之功

秋旱得雨


相关热词搜索:南楼沈粹卿
热文观察...
  • 和王文州梅花韵
    何处东风发春早,先傍梅花试天巧。新阳一点破雪霜,春意将回可前料。天公乞我人日晴,新年屈指将......
  • 和王右司回雁峰韵
    宦途多远游,王事无宁居。人生亦何求,意足即有余。候雁到衡阳,不肯更南去。达人识其几,青云首......
  • 和王宗礼送行韵
    羊肠官路困跻攀,为米低头亦厚颜。尚欲束装趋帝阙,未能尽室返家山。青云新贵争先进,空谷幽人去......
  • 和游尧臣劝农韵
    传呼稳凭筍舆行,喜见漫山麦浪平。道上老农皆好语,年来瘦地有新耕。草深黄犊阳坡暖,雨过青蒲野......
  • 和赵行之三首
    义利毫发间,其末分舜跖。葛藟多攀援,乔松但孤立。阳鱎贪芳饵,鵷雏食竹实。知道贵含光,露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