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华岳
2025-07-19

和戎

宋代  华岳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其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汉须知为鼂错,成秦恐不在於期。
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和戎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戎》
朝代:宋代
作者:华岳

《和戎》是华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纳币求成事已非,
可堪函首献其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
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汉须知为鼂错,
成秦恐不在於期。
和其自有和其策,
却恐诸公未必知。

诗意:
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表达了华岳对战乱和征战的思考和忧虑。诗人感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已经超出了治理之力,纷纷向敌方交纳赎金也不能换来和平。华岳以哲学的思维,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并提出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反战的呼喊。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心和对和平的追求。首句中,纳币求成已经无效,表达了诗人对和谈破裂的失望。第二句中,函首献其墀,意味着诗人愿意以身相许,献上一切来换取和平。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的形象描绘,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流血的惨状,凸显了诗人的忧虑和痛苦。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期待和对战争的反思。"反汉须知为鼂错,成秦恐不在於期"中,诗人提到了历史上战乱的例子,暗示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并非是预期的和平。最后两句"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展现出诗人对和平的信念,诗人意味着只有通过和解与谦让才能实现和平,但他也担心这个道理并不为众人所知。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解的呼唤。华岳通过这首诗词,以诗人的视角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并寄望于和平与和解的理想。

和戎拼音读音参考

hé róng
和戎

nà bì qiú chéng shì yǐ fēi, kě kān hán shǒu xiàn qí chí.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其墀。
yì tiān gòng dài xīn fēi shí, jiǔ dì jiē tú xuè shàng ní.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fǎn hàn xū zhī wèi cháo cuò, chéng qín kǒng bù zài yú qī.
反汉须知为鼂错,成秦恐不在於期。
hé qí zì yǒu hé qí cè, què kǒng zhū gōng wèi bì zhī.
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相关内容:

花村二首

蛾眉亭

楮衾

得金正将书

呈鲁功甫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花村二首
    夜宿花村不见花,数间茅屋瞰溪沙。山翁不是通名姓,几误河阳令尹家。...
  • 黄氏三层楼
    瘦筇支我上高寒,风露凄清酒力悭。千里人邀千里月,一重楼见一重山。筵前飞雪喷焦遂,槛外行云遏......
  • 纪事
    钳口刳肠未足殚,穷原探本可观澜。乞醯孰谓邻非直,反矢须知友必端。...
  • 寄两庠同舍
    昔年槌鼓扣天阍,远谪南州七度春。大享有恩来北阙,小囚无赂脱东闽。乌衣座满民流血,画烛帘深案......
  • 寄刘浩然
    樽酒檠窗鬓发新,别来惊见雪霜侵。几行泪滴风前烛,一片心敲月下砧。好德未闻如好色,知人安得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