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3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

唐代  罗隐  

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
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
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
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翻译及注释

诗词《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的中文译文为:“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这首诗的意境是作者在衡阳的一座庙前观景,庙中的一颗枯木形状像人。作者认为神物的所在才是主要的,浮槎并非一定有灵性。八月的风波无法消散,四季中只有黍稷馨香。庙前的水气令人嗅到腥味,南朝庾信也没有赋诗。

这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木居士庙前的景象。以色彩鲜明的对比,描绘了庙前的景物。枯木的形状虽像人,但作者强调只有神物才是重要的。八月的风波和四时的香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时间的流变。庙前的水气腥臭暗示了庙宇的荒凉。最后一句提到南朝庾信在这里没有赋诗,用以强调木居士庙的冷清和荒芜。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衡阳木居士庙的凄凉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庙宇的衰败的思考。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拼音读音参考

héng yáng pō mù jū shì miào xià zuò yī tí zuò tí mù jū shì miào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一题作题木居士庙)

wū zào cán yáng cǎo mǎn tíng, cǐ zhōng kū mù shì rén xíng.
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
zhǐ yīng shén wù zhǎng wéi zhǔ,
只应神物长为主,
wèi bì fú chá jí yǒu líng.
未必浮槎即有灵。
bā yuè fēng bō piāo bù qù, sì shí shǔ jì jiàn wéi xīn.
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
nán cháo yǔ xìn wú yīn fù, láo luò cí qián shuǐ qì xīng.
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


相关内容:

题玉笥山强处士

中路寄喻凫先辈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旅次钱塘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
  • 陪李郎中夜宴
    间世星郎夜宴时,丁丁寒漏滴声稀。琵琶弦促千般语,鹦鹉杯深四散飞。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
  • 送水墨项处士归天台
    仙峤倍分元化功,揉蓝翠色一重重。还家莫更寻山水,自有云山在笔峰。...
  • 闻子规
    蜀魄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向花枝。满山明月东风夜,正是愁人不寐时。...
  • 寄南城韦逸人
    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美人晓折露沾袖,公子醉时香满车。万里丹青传不得,二年风雨恨......